-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nimals 当研究者把出生不足24小时的小鸡放在视崖上接受测试时????? 他们从不会犯跌下深渊的错误。 当研究小山羊在出生后很快就能站立、行走。从能站立的那一刻起,它们对视崖的反应和小鸡一样准确而且可预测,一次错误也没有。 把一只出生仅一天的小羊放在“深渊”的一侧玻璃上时,它变得惊恐呆滞,表现出防御型姿势。随后,如果把它推向浅滩的一侧,它则变得轻松自在,并跳向看似坚实的表面。 这说明视觉起着完全的控制作用,动物虽然能感觉到深渊一侧的表面是坚实的,但是这种感觉没能影响它们的反应。 “浅滩”和“悬崖”对它们并无区别,它们走向两侧的概率是一样的。 因为老鼠的视觉系统不够发达,它们属于夜间活动的动物,在黑暗中靠鼻子上坚硬的触须帮助其四处活动,靠嗅觉感知食物的方位 猫主要在夜间活动而且也有触须,但是猫是食肉动物,不是像老鼠一样是食腐动物,因而它们更加依赖视觉。相应地,自从它们能自主运动开始起(约在出生后4周),小猫便拥有良好的深度知觉能力。 76%的小海龟爬到“浅滩”的一方 24%的爬到深的一方。 这一事实可能表明是因为海龟的深度知觉能力较差,也可能是因为海龟生活在水里,它们不会‘害怕’跌落的状态。 结论 这种能力是天生的。 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 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 富于冒险精神还是追求舒适安逸? 合群还是孤僻? 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 自信还是自卑? 勤奋还是懒散? 人格特质 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 家庭环境的影响 生命中的一些重大转折 遗传因素 造成“环境偏向”的原因 20世纪后半叶,行为主义的风靡。 遗传和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直接被观察到。 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在其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理论假设 找到两个具有相同基因的人,从出生起就把他们分开,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把他们抚养成人。然后假定,到他们成年时,他们的行为和人格相同之处就是遗传因素所致。 方法 被试 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 程序 4种人格特质量表 3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 2项智力测验 1张家用物品清单 1张家庭环境量表 3次访谈 结果 结果 结果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鲍查德和莱肯对自己那些煽动性的结论提出了三种解释: IQ差异中的70%由遗传因素决定,但仍有30%可归因于环境的影响; 鲍查德和莱肯的基本假设是: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的; 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 小心视崖! 竖立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心,高逾500米的世界最高的电视塔是游客必去之处。此塔最独特之处是在其350米高层所建的玻璃地面。面对这块呈扇形的玻璃地面,几乎每个试踏越的游客都战战兢兢,如再俯视玻璃下面350米以下的地面景物,更为惊心动魄。这种恐惧是深度知觉造成的。 所谓深度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直觉。它能够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运动活动,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 你认为深度知觉是 先天遗传的? 还是后天习得的? 人或动物在发展的哪个阶段才能对深度和高度的刺激做出有效反应? 对于不同种类和不同生存环境的动物,这种反应出现的时间是否相同? 理论假设 此实验的被试由36名年龄在6—14个月的婴儿和他们的母亲组成。做实验时,把每个婴儿轮流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浅滩”一侧唤引自己的孩子,然后在“深渊”的一侧唤引自己的孩子。 结果 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 3名婴儿在母亲在深侧呼唤时,犹豫着爬过去大部分婴儿拒绝爬过去,或因未到母亲身边二大哭 27名婴儿在母亲在浅侧呼唤时,爬过去 第一章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人文社科系 梁乐 第一章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0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02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0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04 小心视崖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割裂脑患者的知觉测验 我们的脑能做什么?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相同吗? 从1952年至 1961年10年里,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先用猫、猴子、猩猩做了大量的割裂脑实验,发现左脑是“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脑科学家迈克尔 · 加扎尼加 理论假设 试想: 1.如果大脑两半球之间的信息传输被切断,你身体的右侧会不会突然变得无法与左侧协调? 2.如果语言由大脑左半球控制,在这个手术后,你说话的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会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L防潮等级-J-STD-020(湿度敏感等级分类解说).docx VIP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202X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春风为伴 安全与我童行 课件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1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至2030爆炸物探测扫描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