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PAGE PAGE 28 学生发展 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 ——宁波市庄桥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6年8月) 宁波市庄桥中学创办于1956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2008年学校制订了《宁波市庄桥中学学校发展三年规划》(2008年9月—2011年8月)。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规划》提出的任务基本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不断鲜明,社会信誉不断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教育局文明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宁波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宁波市市级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基地、宁波市书法实验学校、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宁波市江北区科学技术协会“首批科技先进学校”、江北区书香校园、江北区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江北区平安校园、江北区法制教育先进集体等。我校科学教研组是宁波市星级教研组及宁波市工人先锋号。我校实验室是宁波市示范性实验室。在未来的三年里,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巩固和发展原有成果,以“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为核心,推动学校的新发展。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学校现代化建设办学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宁波市庄桥中学三年(2013.9—2016.8)发展规划》作为我校今后三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部分 办学现状分析 学校的基本情况 宁波市庄桥中学创办于一九五六年,地处宁波市江北区庄桥大街11号,占地面积212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830平方米,绿化面积7648平方米。现有26个班级,1000余名学生,学校有教职工86人,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51人,专任教师中中高级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78%,有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98%以上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有市骨干教师2名,区名师2名,区首批名班主任1名,区学科骨干3名,区农村学科带头人6名,区级以上教坛新秀20多名,师资力量正在不断优化。 在江北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建有26个多媒体标准教室、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音响系统,图书实验设施齐备。学校主要建筑有教学楼两幢、行政楼一幢、综合楼一幢,近年又新建了科技实验楼一幢及室内运动馆,改建了300米田径场。校园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二、学校发展优势 1、学校管理走向规范。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工会的纽带作用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不断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相继制定和修改了《宁波市庄桥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宁波市庄桥中学教职工考核办法》、《宁波市庄桥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了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跨越。 2、教师素养不断提升。我校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传承多年的爱岗敬业、团结拼博、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师德素养较高,这是我校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要素。 3、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由于学校这几年狠抓管理,办学质量已进入了稳步上升期,近几年的中考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十二人次学生在省科学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有十人次学生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奖,同时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在逐步提高。这作为一个最现实的因素在优化着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鼓舞着我校师生的奋斗激情。 4、学校特色凸显成效。学校特色项目——排球教学及书法教学已取得喜人成果。在区教育局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书法专用教室。为我校书法教学的普及和书法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有二十多人次学生在市区书法比赛中获奖。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宁波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我校学生在宁波市各类排球比赛中均能团结拼搏,不断战胜对手,在无一名外援的情况下,每次比赛都能进入前三甲,为学校争光,为江北区争光。 三、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1、教师结构尚不合理。学校缺少在宁波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教师,缺乏学科领军人物。目前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偏少,能引领各学科发展的带头人明显不足。 2、教师创新意识尚待提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被动接受式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还有一定的市场,如何使新课程理念不但被师生接受,而且能转化为师生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任务还十分艰巨。部分教师教科研意识不够强,想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还存在,有的即使申报了课题,也只是做摆设而已,平时开展研究较少,深入调查不够,教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3、生源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因附近新学校的开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