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明挖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路基工程.PDF

拟建明挖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路基工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拟建明挖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路基工程

路 基 工 程             ·196· Subgrade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 (总第173期) DOI:10.13379/j.issn.10038825.2014.02.44 拟建明挖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于茂春,曹林卫,旷文涛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23) 摘 要:如何评价拟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安全的影响,成了项目中的难题。以拟建重庆市两江大 桥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比了目前隧道结构设计与评价中经常采用的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的主要特 点。根据两江大桥隧道与既有轨道隧道的空间关系特点,提出二次荷载-结构法,分析了拟建明挖 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明挖隧道施工前后,既有隧道衬砌受力变化较 大,但上部明挖隧道修建后,既有隧道衬砌安全系数仍大于规范值,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要 求。此法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拟建隧道;既有隧道;稳定性;二次荷载-结构法;数值模拟 + 中图分类号:U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825(2014)02-0196-04 0 引言 在此类问题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用地日 本文根据拟建工程与既有工程的空间关系特点, 益紧张,在既有隧道周围进行一系列的工程活动将 提出二次荷载 -结构法,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 [1,2] 件,就重庆市两江桥隧道对既有轨道暗挖隧道的影 难以避免 。在隧道周围施工的加、卸载作用下, 既有隧道将会受到附加应力而产生二次变形,亦将 响进行了分析,为近接条件下隧道结构的安全评价 [3] 提供基本的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对既有隧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了确保既有隧 道的安全,必须事先就拟建工程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工程概况 目前,隧道结构计算方法主要有荷载结构法和 两江大桥隧道位于重庆市渝中半岛内,南接东 地层结构法。其中,荷载 -结构法计算时,先按地 水门大桥,北接千厮门大桥,是两江大桥项目控制 层分类法或由实用公式确定地层自重产生的围岩压 性工程。该隧道千厮门端的明挖结构,在平面上位 力,然后按弹性地基上结构的计算方法计算衬砌的 于轨道交通六号线小什字—大剧院地下区间隧道正 [4] 上方并与之重叠,其中两江桥隧道下穿沧白大厦断 内力,并进行结构截面设计 。由于荷载结构较明 确、建模分析相对简单、工程使用经验丰富等原因, 面上部明挖结构底板到下部隧道最小净距仅132m, 在目前工程设计和评价中,主要采用的是荷载 -结 且该段下穿沧白大厦裙楼的桩基,见图1。 构法。对于一般的深埋隧道、明洞而言,地层自重 既有轨道隧道于2012年修通,尚未运营。既有 轨道隧道采用B型衬砌( 级围岩),拟建两江桥隧 或地质构造产生的围岩压力计算,已有相对成熟的 Ⅲ [5,6] 道采用明挖段 型衬砌,具体结构形式和尺寸,见 公式 ,而临近既有结构时,隧道除了要承受地层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