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瘰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证候:多见于瘰疬初期,肿块坚实,无明显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养血,健脾化痰。 方药: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肝火偏盛者加黄芩、山栀;脓成加生黄芪、皂角刺、穿山甲。 证候:核块逐渐增大,皮核相连,皮色转暗红;伴午后潮热,夜间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咳嗽加象贝母、海蛤壳。 证候: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伴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香贝养营汤加减。 初起外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 成脓外敷冲和膏。如脓成未熟,改用千捶膏。脓熟宜切开排脓,疮口宜大,或作十字切口,以达到充分引流。 溃后已溃者一般先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次用八二丹药线引流,或药棉嵌入疮口,外敷红油膏或冲和膏;肉芽鲜红,脓腐已尽时,改用生肌散、白玉膏;若创面肉芽高突,可先用千金散棉嵌。待留肉平整后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如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散药线,也可用扩创或挂线手术 适用于结节较大,或脓肿期,或烙平高突的肉芽。火针如自行车钢丝粗细,长6cm,留出3-5cm,作为柄用,并用铜丝绕于颈部;针尖磨细一点,以左手提起肿大结核,右手持针可先在酒精灯上烧红(或以棉花缠针蘸油烧红)后,迅速将针透过皮肤,刺入患处核心,留针30s;烙针前在肿核处搽以生油,次用碱、石灰、朱砂少许涂在进针处,既作消毒又作刺点;并用大小不等的铜环交在肿核作固定之用,最后以烧红的火针刺入肿核。 抗结核治疗:注意足量、全程、联合使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为佳.有混合感染者加用其他有效抗生素。 中成药:小金丹,0.6g,每日2次,吞服;内消瘰疬丸,4.5g,每日2次.吞服;夏枯草膏,10g,每日2次,冲服;芩部丹,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 针刺疗法:直接刺入肿大的淋巴结,配以肝俞、膈俞,每日1次,中等度刺激,对已化脓者,不宜应用。 挑治疗法:适用于瘰疬初期。患者取正坐位或俯卧位均可,在第六至第九胸椎旁开1.5寸,根据循行路线,寻找阳性反应点、肝俞、膈俞、肺俞、胆俞、脾俞、肾俞。消毒后,三棱针刺入挑之出血,并作左右或上下划拔4~5次。5~7d1次,5次为1个疗程。 * 第十一节 瘰疬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项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核成串,累累如贯珠状,故名瘰疬。(图) 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其临床特点是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病程进展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无疼痛,逐渐增大窜生,相互融合成串,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此愈彼溃,经久难敛,形成窦道,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瘢痕。 瘰疬之名首见于《内经》,古代文献中有“疬子颈”、“老鼠疮”、“马刀侠瘿”、。疬串”、“鼠疬”等名。 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 肺肾阴亏 忧思恚怒,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后期痰湿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成脓;或溃后脓水淋漓,耗伤气血,虚损难愈。 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形成本病 西医认为本病系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多由口腔(龋齿)或鼻咽部(扁桃体)侵入,也可继发于肺结核。 诊 断 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的一侧或两侧,亦可延及颔下、锁骨上凹、腋部,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前常有虚痨病史。 初起、成脓、溃后的临床表现。 诊 断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常无显著变化,血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常呈阳性,局部脓液涂片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穿刺检查或病理组织活检常能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颈痈发病甚快,起即寒热交作,结块形如鸡卵,漫肿坚硬,焮热疼痛,易消、易溃、易敛。 臖核由头面、口腔等部破碎或生疮引起,一般单个,在颏下、颔下、颈部、胯腹部结核如豆,边界清楚,起发迅速,压之疼痛明显,很少化脓溃破,一般无全身症状。 失荣多见于中老年。生于耳前后及项间,初起结核形如堆栗,项突根收,按之石硬,推之不移,生长迅速,溃破之后,疮面如石榴样或菜花样,血水淋漓。常有口腔、喉部、鼻部的岩转移而来,故每伴有头痛、鼻衄等。 治 疗 总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临床应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辨证论治,力争早期消散。外治切开扩创时宜尽量暴露疮面,应用含汞(升丹)浓度较高的提脓祛腐药,形成窦道者用腐蚀药。病情严重者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治 疗 辨证论治 内 治 外 治 气滞痰凝证 阴虚火旺证 气血两虚证 初起、成脓、溃后 火针烙法 其他疗法 抗结核治疗、中成药、针刺疗法、挑治疗法 预防与调护 (1)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虚痨病变。 (2)增加营养食物.忌服发物、辛辣刺激、生痰助火、陈腐之品。 (3)保持心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