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孔祥清 重要意义 规范操作 提高成功率 减少医疗纠纷 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 总发生率 5% (新生儿10~30%) 死亡率 0.5% 血管并发症 血栓 肝素 静脉撕裂 操作柔软 动静脉瘘 穿刺 出血 压迫止血 心律失常 房性、室性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 心动过缓 球囊扩张中,阿托品 传导阻滞 球囊扩张中,阿托品 其他并发症 血压下降、意识丧失 RVOT梗阻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球囊过大 三尖瓣关闭不全 球囊过长 发绀、呼吸暂停 RVOT梗阻 肺动脉损伤、心脏穿孔 操作粗暴 漏斗部狭窄 反应性、药物 评价 PBPV并发症少,并发症的高低主要与操作粗暴、球囊选择不合适等相关。规范球囊操作是降低并发症的主要办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弹簧圈治疗: 7.6% (2836例) 蘑菇伞(Amplatzer):2.2% (1327例) 堵闭器脱落 弹簧圈和蘑菇伞脱落的发生率均低于0.1%。 与堵闭器选择小、堵闭器位置判断不准确有关。堵闭器与输送钢丝分离。 一般用网篮可以取出,极少数要开胸。 溶血 弹簧圈(0.9%),蘑菇伞 (0.3%)。 残余分流或堵闭器突入主动脉过度。 轻中度溶血,内科治疗(降压、激素、碱化尿液等),一周内可以缓解。 重度溶血(Hb6g/dl)时,再植入一个堵闭器或外科开胸。 降主动脉和肺动脉狭窄 发生率均在 0.2%左右。 堵闭器选择过大,过度突入降主动脉或肺动脉有关。在婴幼儿要引起重视。 严密观察;降主动脉内压力阶差大于15mmHg时考虑手术。 未闭导管再通 弹簧圈(0.9%),蘑菇伞 (0.1%)。 蘑菇伞堵闭后的再通要外科手术治疗。 弹簧圈堵闭后的再通可以在加弹簧圈或外科手术。 心前区不适感 蘑菇伞 (0.3%) 较大蘑菇伞有关 时间可以改变症状 评价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并发症已经很低,其远远低于外科手术。 随着病例数的积累,手术操作经验的丰富,介入治疗器械的优化,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并发症已经很少。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由于目前国内CardioSEAL、Starflex和Helex等装置应用很少,仅讨论双面伞(Amplatzer)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 栓塞 气体或异物栓塞。 手术操作不当,将气体或异物带入左心系统,严重可以脑栓塞、冠状动脉栓塞。 对症处理。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组滞等一般为一过性,与导管刺激有关。 少见:①手术前合并房性心律失常,要同时进行射频消融;②手术后有房性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③手术后有窦性静止,要严密观察,必要时起搏治疗。 双面伞脱落 手术中或手术后数天内。 双面伞小、超声低估、牵拉试验不到位有关。 小的双面伞可以导管取出;大的双面伞要外科取出。强调及时。 急性心脏压塞 心房或肺静脉破裂引起,严重并发症。 急性心脏压塞可以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数小时内。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心包穿刺引流或外科处理。 主动脉心房瘘 少见。 主动脉侧没有边缘。 可以发生在手术后很长时间。 随访或外科手术治疗。 心电图变化 少见。 手术过程中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类似于心肌缺血的表现。 原因不清楚。 停止介入治疗。 手术后再通 与器械有关 要外科处理 其他 手术后心前区不适,异物感,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观察随访即可。 评价 双面伞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有一定的并发症,要强调规范、严谨的操作,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要科学对待,处理及时准确。 介入治疗比外科手术并发症要低。 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应用双面伞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开展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文献报告并发症的发生率。 根据本人500例左右手术的情况,做总结,供参考。 一过性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室内传导阻滞、低血压等。 与心导管操作有关,停止心导管操作,恢复正常。 心律失常 左束支传导阻滞(6/500) 右束支传导阻滞 (7/500) 房室传导阻滞 (3/500) 室性早搏 (13/500) 交界性心动过速 (8/500) 全部在手术后3月内消失,没有遗留后遗症 堵闭器脱落 我们中心没有 我国有过 套蓝可以取出 溶血 发生率: 3/500 与残余分流有关 内科治疗后好转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62∕T 3175-2019 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技术规程.pdf VIP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1套(最全).doc VIP
- 2025年《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要点 .pdf VIP
- TCEPCA《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现场系统调试技术规范》.docx VIP
- DB14T3520-2025水土保持梯田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GB50607-2010: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AQ 2003-2018 轧钢安全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SMT工艺能力单元6--掌握贴片设备和贴片工艺.pptx VIP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pdf VIP
- 就业社会政策..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