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用机制-植物保护公会
露菌病 露菌病防治重點 一、選種抗性品種 二、避免密植植株,增加株距、增加通風性, 可降低發生與傳播率。 三、噴施亞磷酸增強植株抗病力 四、施用具保護作用之系統性藥劑 五、輪用系統性藥劑 六、採收後儘速清除殘株 白絹病 管理策略 採收後土壤處理 清除田間廢棄物並加以處理 噴施尿素稀釋液後覆蓋塑膠布 施用可抑制白絹病發生之有機質肥料 種植綠肥 2. 種薯採收後以藥劑粉衣後貯藏 3.苗床期定期灌藥處理 4. 生長期發病時定期灌注藥劑 梨赤星病 管理策略: 一、梨樹栽培區周圍3公里內不宜種植龍柏、塔柏等 圓柏屬(Juniperus spp.)植物。 二、注重田間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 三、藥劑防治: 1、施藥時必需同時防除梨樹及圓柏屬,藥液最好 噴及葉片上下兩面。 2、一至二月間遇下雨或於圓柏屬植物出現 孢子角時,立即開始噴藥。 藥劑名稱 稀釋倍數 安全採收期(天) 作用機制 藥劑類別 藥劑代號 毒性 得克利25.9%水基乳劑 2500 18 系統性 三唑類 FRAC 1 輕毒 三泰芬5.0%可濕性粉劑 1000 10 系統性 三唑類 FRAC 1 低毒 比多農25.0%可濕性粉劑 5000 6 系統性 三唑類 FRAC 1 低毒 芬瑞莫12.0%可濕性粉劑 5000 5 系統性 三唑類 FRAC 1 低毒 富爾邦76.0%可濕性粉劑 200 接觸性 有機硫磺劑 FRAC M3 低毒 富爾邦76.0%可濕性粉劑 500 接觸性 有機硫磺劑 FRAC M3 低毒 梨赤星病防治藥劑 葡萄銹病(Rust) 管理策略: 一、注重園區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 以減少園區感染源。 二、加強合理化施肥,增加植株健康度, 藉以提昇抗性。 三、藥劑防治:發生時依為害狀及生長期 選擇合適之藥劑加以防除。 藥劑名稱 稀釋倍數 安全採收期(天) 作用機制 藥劑類別 藥劑代號 毒性 5.0%水分散性粒劑 600 30 多作用點接觸性 氯腈劑 FRAC M5 低毒 四氯異苯腈75.0%可濕性粉劑 600 30 多作用點接觸性 氯腈類 FRAC M5 低毒 克熱淨25.0%溶液 800 21 接觸性 胍類 FRAC M7 中等毒 嘉保信75.0%可濕性粉劑 1500 20 系統性 氧硫環醯胺類 FRAC 2 輕毒 三氟敏50.0%水分散性粒劑 6000 18 接觸性 丙唏酸酯類 FRAC 3 輕毒 貝芬普寧75.0%可濕性粉劑 1500 18 系統性 苯並咪唑類與苯基苯醯胺類混合劑 FRAC 1B1 + FRAC 2 低毒 葡萄銹病防治藥劑 敬請批評、 指教!! 謝謝!! * * 土壤傳播性 為害植株部位 地上部 地下部 系統性 上表皮 下表皮 接觸性 系統性 系統性 系統性 粒劑 植體上出現症狀,無明顯菌體 生理障礙 藥害 公害 加強肥培管理 合理用藥 排除危害因子 選擇合適的作物保護資材 一、正確診斷,確定害物種類 二、尋找合適之保護資材,對症下藥。 三、接受專家指導 四、使用前之說明與訓練 農藥合理、有效使用技術 一、用對藥劑 二、用對時間 三、用對方法 一、預防勝於治療,於發生初期施用。 二、不同害物生活習性不同,把握最有效的施藥時機, 可減少施藥次數。 葡萄露菌病: 萌芽前後預防性噴施,可有效抑制其發生。 炭疽病: 萌芽、開花結果期施藥之防治效果最佳。 柑桔黑星病:開花結果期施藥之防治效果最佳。 三、風雨前後加強防治 以殺菌劑為主, 風雨前噴施預防性藥劑---系統性 風雨後施用治療性藥劑---接觸性、系統性 四、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宜於不同發生期施用。 不同類別殺蟲劑的殺蟲效果: 殺卵 殺幼蟲 殺成蟲 施用時機不對,是不可能發揮最佳的殺蟲效果。 五、微生物農藥於陰雨天或傍晚時分噴灑。 夜盜蟲類--因夜盜蟲通常於日落後活動,宜 選擇傍晚施藥。 粉蝨類--以露水乾後施藥。 薊馬類--為害花器之薊馬於中午前活動 最活躍,中午前施藥效果較佳。 蝗蟲類--上午較佳,減少其跳躍或飛翔。 土棲性之害蟲、土壤傳播病害-- 以粒劑之防治效果較佳, 施用藥劑後宜保持土壤溼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