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气候变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
2.4 全球气候变化 每课一练
【基础过关】
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现代气候变化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
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2.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英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3日公布了一张挪威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照片(右图),照片中融化的冰壁内出现了一张可怕的脸,融水成为这张令人恐怖的脸流下的伤心泪。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被大量破坏
C.排放SO2过多
D.以上都不对
4.此现象的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 )
A.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减少
B.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海平面上升
D.臭氧被大量吸收
5.下列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
B.人类应停止发展,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C.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D.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迁移到地势高处
【能力提升】
下图显示了2001~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读图,回答6~7题。
6.据上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 )
A.0.4千米 B.0.5千米
C.1.2千米 D.1.5千米
7.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极地高压增强
B.沿海平原扩大
C.陆地淡水减少
D.植被类型增多
国际能源机构(IEA)曾说,中国在2007年或2008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导致地球升温的温室气体,有75%是二氧化碳。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做法中,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 )
A.毁林开荒
B.发展高耗能产业
C.减少绿地面积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
9.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 )
A.1月份0℃等温线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海南省的面积比现在要大
C.天山的雪线要下降
D.我国暖温带向北移
小实验:(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有CO2的瓶内温度较邻瓶高,最大温差可达4℃。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1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1967~
1976年
1977~
1986年
1987~
1996年
北疆年平均
降水量(mm)
187.8
192
229
南疆年平均
降水量(mm)
66.4
73
95
材料二 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20世纪60~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阿克苏河的平均
年径流量(亿m3)
71.7~73.3
84.42
材料三 纳木错30年面积扩大60平方千米。
纳木错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交界处,藏语意为“天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近30年来,湖区面积已由1 920平方千米扩大到1 980平方千米。仅2005年,湖面就“长高”60多厘米;2006年较为干旱,降水较往年明显减少,湖水却依然上涨了20多厘米。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的明显变化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