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pptVIP

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赫鲁,1947年印度独立,任总理长达18年,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坚决反对殖民主义,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始人之一。 拉吉夫·甘地,1984年-1989年任总理,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暗杀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伊朗人民推翻。 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后举行公民投票,废除君主制度,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交恶。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 向伊朗阵地进攻的伊拉克士兵 1980年 1980年9月23日,伊朗军队在德黑兰游行并准备开赴两伊战争前线 两 伊 战 争 二、概况 (1980—1988年) 爆发: 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 伊拉克涨潮: 陆海空一齐出动,分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进攻,占领伊朗大片领土。 伊拉克退潮: ①1980底到期1981年9月,拉锯战,相持阶段 ②伊朗反攻,逐渐收复失地。 ③1982年7月,伊朗进入伊拉克境内,占领伊拉克领土。 伊拉克发动的袭船战 两伊战争中的袭城战 战争中的幸存者 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早上,在我们听到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发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己。 化学武器 二、概况 (1980—1988年) 爆发: 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 战争结束: 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战争过程 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战争三阶段: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袭船战”、“袭城城”、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20到30年。 战争教训和影响 海湾战争前的巴格达 * * * 第20课 发展中 国家间的局部战争 1.印巴战争 2.两伊战争 印巴战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印巴问题的来龙去脉正应了这句话 1、印巴冲突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宗教冲突(印度教——伊斯兰教):重要原因 英国的“分治”方案 (蒙巴顿方案)历史根源 印、巴分别建国(1947) 一、印巴战争 (2)现实原因: 领土争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蒙巴顿方案”的后患:印巴分治和印巴战争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由此种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冲突的祸根。 蒙巴顿宣告印度独立 1947年,真纳(中)和蒙巴顿夫妇在一起 英国“分而治之”政策 在英国的主张下,印度实行“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成立了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 巴基斯坦独立: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巴基斯坦国缔造者真纳的画像 克什米尔 水源充沛、风景宜人的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地区 “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克什米尔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但是,由于英国为在印巴两国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的主权交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王公。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结果 目的 时间 1947年至1949年 1965年至1966年 1971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肢解巴基斯坦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60%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40%领土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炮兵在查看缴获的印度野战炮 巴基斯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