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时 教 案(总第17-20教时)
授 课 题 目
捡麦穗
授 课 学 时
4
课 型
讲授√ 讨论□ 习题□
复习□ 其它□
教 学 目 标
1、捕捉体味作品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深反思层解读文中“梦想”的内涵,探讨悲剧的“人性”主题;
2、领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
3、品味作品的语言,借鉴文章通过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叙述语调来营造氛围、表现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味散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二课时【教学要点】
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师生共同研习课文,分析文章的主旨。
一、导入设计
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 “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二、作者简介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小说家,中共党员。
原籍辽宁抚fǔ顺,生于北京,幼年丧父,从母姓。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 HYPERLINK /view/3216.htm \t _blank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HYPERLINK /view/324037.htm \t _blank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1992年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为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 HYPERLINK /view/113514.htm \t _blank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唯一两获 HYPERLINK /view/4319.htm \t _blank 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其代表作有《 HYPERLINK /view/616709.htm \t _blank 沉重的翅膀》《 HYPERLINK /subview/670463/9464516.htm \t _blank 无字》《 HYPERLINK /view/1180687.htm \t _blank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 HYPERLINK /view/8794.htm \t _blank 祖母绿》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字词积累
拣麦穗(suì);歪歪趔趔(lièliè):身体歪斜、脚步不稳的样子;戏谑(xuè):开玩笑;害臊(sào);山坳(ào);蹒跚(pán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思考讨论:
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
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
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
①谁拣麦穗?②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③梦实现了吗?④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①“我”和姑娘们;
②我:希望嫁卖灶糖老汉?,
姑娘们:拣麦穗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③我们的梦想都破灭了;
④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
姑娘们:对梦想破灭表现出麻木、顺受的姿态(大可悲之处)。
五、赏析全文:
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姑娘们有哪些遐想(拣麦穗为了什么)?
遐想:拣麦穗为了备嫁妆,嫁心中所想的那个男人,憧憬幸福的婚姻(拣麦穗的梦想)
2.姑娘的梦想有没有实现?从哪里可以看出?
“痴想” “变了味儿”
“要嫁的那个男人·····多么不同”
找不到缝、做时的情怀
“还是依依顺顺嫁了出去”
3.既然“依依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