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类产品中的微生物
肉和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肉主要是指“食用动物” 的肌组织,肌肉是由有收缩
性的肌原纤维成分和可溶性 的肌浆蛋白组成的。
对细菌具有的重要性质
1.肌肉含水量高,可达75%,其中溶解有各种
主要的营养基质,因而是各种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对细菌具有的重要性质
2.肉中细菌的生长主要是消耗可溶性的
组分,在早期的变败中,并不显示出
大块蛋白的显著破坏(崩解),只是
在很晚的时候,结构蛋白的软化和消 化才转而明显。目前证明,由变败细
菌所致的肉的崩解产物虽然令人讨厌,
但对人几乎无害,因为它并非某些病
原菌所产生的毒素。
屠宰后肌肉的理化性质的改变
1.动物死后,血液供给停止,肌肉中的氧含
量和氧化还原电势逐渐降低。因此,死后数分钟,除了表面的几毫米能从空气中接触到氧而保持鲜红外,内部是厌氧的。需
氧菌可在表面生长,而只有厌氧菌和兼性
厌氧菌能在肉中生长。
屠宰后肌肉的理化性质的改变
2.活动物组织的Ph约为7,死后由于糖原逐渐分解
为乳酸而使Ph降低。乳酸的含量取决于死亡肌肉
中的糖原含量。如果在死亡前肌肉是运动的,则
糖原消耗殆尽,宰后Ph较高,肌肉干而硬,色深这样的肉容易被细菌腐败;如果宰前肌肉未经运
动,但在濒死前受到刺激,那么保存的大量糖原迅速变为乳酸,在组织冷却之前Ph达到了最低点
而使肌浆蛋白变性。由于这样的肉湿度很大,易遭受细菌的侵害。
肉的分型
按照肉的保存方法,可将肉分为下列类型:
? 鲜肉:货架期短,不易保存。
冷藏肉:冷藏的温度仅高于冰点,嗜冷菌张
? 冰冻肉:(-10~~-30C,可停止所有细菌生
长。
? 加热处理的肉:罐头肉、低温(65C)处理
的肉。
? 腌制肉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1.新鲜肉:
新鲜肉的病原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致病性
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偶尔也存在肉毒杆菌。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 沙门氏菌是最麻烦的致病菌,在许多国家中,由肉及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而且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可从一
个国家传入另一个国家。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 肉上常有葡萄球菌,动物型的是在屠宰后
立即出现在躯体上,人型的出现在肉或肉制品中,其主要来源与工人的操作而带来的污染。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 产气荚膜杆菌主要以繁殖型细胞存在,很
少发现芽孢型。近来报道,在屠宰后很快发现产气荚膜杆菌存在于肌肉组织的深部,
一般1-数个/100g-1,如果动物在疲劳后被屠宰,其数量会增多,器官中以肝脏含菌量
较高。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2.加工的肉:
加工主要是对猪肉和牛肉而进行。最初,
加工是用盐腌而不冷藏,现在则用腌肉剂
和冷藏,而且多数用烟薰并干燥到一定程
度。腌肉剂包括盐、糖、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醋,以前四者较常用。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 腌火腿:含高盐的肉制品太干,除了金葡
菌和曲霉外,不利于其它菌的生长。
? 香肠:香肠的含盐量往往不足以延缓细菌
的变败,因此,它的货架期有限。引起香
肠变败的细菌有乳酸杆菌属、链球菌属、
霉菌及酵母菌等。
主要肉食品的微生物学
? 腌肉的菌丛:腌肉上的细菌丛与鲜肉大不
相同,只有耐盐菌和嗜盐菌在腌肉上繁殖。此外腌肉水也有利于霉菌及酵母菌的生长,
酵母菌可在肉表形成粘层,而霉菌常在肉表形成优势。腌肉中的耐盐菌丛可抑制G
(-)病原菌,如沙门氏菌生长,但金葡菌
仍被发现,不过尚未有食物中毒的报道,可能是腌肉条件不利于金葡菌产生毒素。
禽中微生物
概况:
禽类是指家养的鸡、鸭、鹅、火鸡,
也包括半家养的鹌鹑、鸽、珍珠鸡、孔雀等。禽肉营养丰富,每100g鸡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1%,比猪肉(9.5%)要高。禽肉脂肪容易消化。
禽类在正常状态下带有很多微生物,可
引起人禽共患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
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肉毒梭菌、结 核杆菌、李斯特氏菌、新城疫病毒等,或者
对禽不致病对人致病的空肠弯曲菌、产气荚
膜杆菌。禽肉湿度高,aw=0.99,Ph适于细菌
生长,在食物性感染和中毒中禽是主要的微 生物来源
对人致病的禽中微生物
? 禽是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沙门氏菌是禽
中最常见的人和动物致病菌。禽的沙门氏菌种类甚多,有鸭沙门氏菌、汤姆逊沙门
氏菌、阿伯丁沙门氏菌等,以鸭沙门氏菌分离阳性率最高(58%)。
对人致病的禽中微生物
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有相当的抵抗力,故环境污染后,细菌可存活较长时间,从周围环境中分离阳性率也很高,各种用具
阳性率可达80%,加工厂污水阳性率达50%或更高。
对人致病的禽中微生物
禽也可以被人污染而酿成沙门氏菌食物 中毒。1992年陈煜报告,一个制作烧鸡的
工人丁某某,是沙门氏菌携带者,从1991-
-1993年间,因食用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梁氏族谱之祖系.doc VIP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