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空巢心态到集群行为空巢青年现象透视与网络映射
理 论 探 索
Li Lun Tan Suo
理论探索 Li Lun Tan Suo
从“空巢”心态到“集群”行为:
“空巢青年”现象透视与网络映射
□ 胡玉宁 祁彬斌 朱学芳
摘 要:本文通过需要、认知、情绪、价值、行动的社会心态指数描摹呈现青年群体的“空
巢”心态特征,结合网络舆情事件中集群行为的规律呈现,从技术、政治经济、
社会心态三个维度对网络集群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文章认为,“空巢”心态隐
现的相对剥夺感、底层社会认同、群体情绪感染、群体非理性信念、去个体化
集体宣泄等特征,极易诱发青年群体从心态“空巢”到行为“集群”的演变。
通过网络集群行为的归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青年群体的“空巢”心态与集群
行为之间的映射效应,有助于积极培育青年群体健康心态和有效预防、引导、
控制网络集群行为。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态 ;空巢青年 ;空巢心态 ;网络集群 ;归因分析
近来,“空巢青年”成为社会流行的热词,备受 史以来最活跃、最复杂、最广阔的实践场域和社会空
媒体和舆论关注。“空巢青年”现象引发舆论热潮并 间 [1 ]
。青年群体是网络社会参与的主体构成,其本
非空穴来风,在流行标签化符号互动的网络时代,层 身的特殊性和网络特性一经结合,产生的影响远超过
[2 ]
出不穷的符号标签或许有从众跟风、以偏概全的剧场 其他阶层的网络行为 。因此,立足我国经济社会
效应和晕轮效应,但该群体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潜在困 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研究“空巢青年”现象折射出
境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社会存在层面的一种现象呈 的青年群体社会心态问题,并把握群体社会心态与网
现,该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系统紧密相连, 络集群行为的映射呈现和内在关联,对全面掌握青年
其背后也隐现出社会意识层面的意义表征。社会意识 群体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有效化解青年群体的心理
源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因此从某种 困境,积极引导和控制网络集群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
意义上讲,“空巢青年”现象是当下社会变迁和社会 意义。同时,这也为我们审视和研判国家社会变迁和
转型过程的现实呈现和问题折射。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崭新的逻辑生长点和问
由信息技术革命推动而形成的网络社会,成为有 题替代视角。
中国青年研究 08/2017
36
理 论 探 索
Li Lun Tan Suo
在层面分析,“空巢”是青年建立独立家庭之前的阶
一、聚焦“空巢青年”现象: 段性人生历程。根据经典家庭周期理论,核心家庭的
从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 历史具有过程性和分割性,可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
六个阶段,即“形成、扩展、扩展完成、收缩、收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伽博DennisGabor1900.PDF
- 1∶40万腾格里沙漠地貌图的编制-NSFC.PDF
- 2001年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 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浙江测绘资料档案馆.PDF
- 1000kVGIS配电装置雷电侵人波防护-电瓷避雷器.PDF
- 1982—2013年准噶尔盆地植被长势变化分析-国家林业局.PDF
- 2013年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四川农业大学.DOC
-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与ECC准则提要.PDF
- 2014宝洁公司供应商毁林档案-Greenpeace.PDF
- 2015年朝阳一模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北京高考在线.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