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了让爱的文化价值取向“爱让平凡走向杰出”落地,理念生根,要切实提高集团旗下各中小学校学生文明礼仪素质,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明形象,构建“遵礼感恩,修慧卓越”的校园人文环境,推动“敬人律己,和谐精进”的校风建设。 经集团领导研究决定,拟从2014年9月――2014年12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训练活动。以中小学生礼仪教育训练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质,进而提升集团办学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学习礼仪,掌握礼仪、应用礼仪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是个人礼仪,是对自己的要求; 二 是交往礼仪,面对交往对象要注意的规则; 三 是学校礼仪,在学校等公共场合要注意的基本礼仪规范。 个人礼仪 一、礼貌用语 1.学会正确使用问候语,养成问候的好习惯:常把“您好”挂在嘴上。 根据具体情况可转化成,在学校向老师、同学问好,在家里向爸爸、妈妈等家人问好,客人来了要向客人问好等。 在学校向老师和客人问好时,要笔直站立,面向客人敬队礼,待老师和客人离开后,再起步行走。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仪容,是指人的容貌。 仪表仪容美,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门面”“招牌”,又是一个人的内心素质、内在修养的显露。 2. 做到仪表卫生。 ⑴ 做到勤洗脸、勤洗脚、勤洗澡。 ⑵ 做到餐前要洗手。 ⑶ 要养成勤修剪指甲、刷牙漱口的习惯。 ⑷ 有集体活动时,尽量不要吃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 仪态指人们身体所呈现出的各种姿态,它包括举止动作、神态表情和相对静止的体态。 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变化,行、走、站、立、举手投足都可以表达思想感情。 仪态是表现一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也是构成一个人外在美好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仪态显示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教养,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仪态又被称为体态语。 (一)举止:坐、立、行。 “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是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在当今社会中已被赋予了丰富涵义。要通过完善自我姿态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如何坐、如何站、如何走路都要规范。 (二)体态:人的手势、面部表情等。 如目光和蔼,面带微笑 在与别人交流时,眼睛怎么看?怎么笑? c.躯挺。 上体挺直,收腹正腰,身体重心落于足的中央。 d.步位直。 两脚尖略开,脚跟先着地,两脚内侧落地。走出的轨迹要在一条直线上。 e.步幅适度。 行走中, 前脚的脚跟距后脚的脚尖相距一个脚的长度为宜。 视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身高,不同的着装,形成一些差异。 f.步速平稳。 迈步时要平稳,行进的速度应保持均匀。步速应自然舒缓,显得成熟、自信。 3、站立 1.规范的站姿。 站如松。即:头正、肩平、臂垂、躯挺、并腿。 头正:两眼平视前方,收颌梗颈,嘴微闭,面带微笑。 肩平:双肩稍向后放平。 臂垂:双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体前体后交叉, 躯挺:挺胸收腹收臀,身体重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 并腿:双膝并拢,双脚呈“V”字型约 45 度。 2.正确站姿的训练方法 背靠墙站,要求头部、双肩、臀部、小腿和脚后跟都紧贴墙壁,坚持 15~20 分钟。经常这样训练,相信你会挺拔而又轻松地站立较长时间。 (二) 体态礼仪 包括人的手势、面部表情,如目光和蔼,面带微笑 1.手势是交谈中不可或缺的动作,手势富有情绪性、指示性、描述性、礼节性等多种表示。 2.手势的摆动要求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3. 交谈时切忌手势使用过多,幅度过大,变化太快,否则会给人一种张牙舞爪、手足无措的不稳重感。 4.不可掏耳朵、抠鼻孔、咬指甲、擦眼屎、搓泥垢、修指甲、用手在桌子上乱画等。 提示:交谈时仪态要领: (1)大方直视对方眼睛,神情专注; (2)语气、语调平和沉稳; (3)不可脱离对方的观点; (4)认真倾听对方讲话。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对别人动手动脚;不能用手对别人指指点点。 【眼神】 眼神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眼神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良好的交际目光要做到6点: (1)放松精神,把目光放谦虚一些。不要聚焦在对方脸上的某个部位,而应用自己的目光笼罩对面的整个人。 (2)当与人说话时,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这是一种既讲礼貌又不易疲劳的方法。 (3)尽量不要将两眼视线直射对方眼睛,因为对方除了会以为你在窥视他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