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二课时 南极以前位于温暖湿润的地区,森林茂密,后来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 讨论: 大家对日本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办法不让他们这样做呢?请大家商量商量我们该怎样做好? 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南极,这片洁净的土地,不能受到污染。这是各国南极考察队员的共同心声。在南极,队员们外出考察,都要把用完的酒瓶、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有时甚至把粪便也要装入塑料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些垃圾还要带回本国处理,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如果谁在雪地上丢弃垃圾,他所在的国家就会在南极丢丑。 *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说出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的重 要性以及和平作用。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 000多人。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 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想一想: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 黄河站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的价值。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思考:为什么在南极地区会出现煤矿呢?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搜集有关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极地地区环境的变化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如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演讲活动: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如图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pptx
-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与素养.docx VIP
-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课件配套教材.ppt VIP
- 2025秋冀人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寻找宝物》教学设计.docx VIP
- 造价咨询项目专业技术力量及配备计划.docx VIP
- 1.2 寻找宝物(教学设计)科学冀人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docx VIP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册(2025新教材).pptx
- 1.2 寻找宝物(教学设计)科学冀人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pdf VIP
- 驾照考试科目一试题1000题(含标准答案).pdf VIP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