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 ---莎士比亚 第三章 服饰礼仪 主讲人:许令仪 服饰 是人的服装穿着,饰品和美容化妆的集合体。(衣着穿戴) 是仪表的重要部分,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礼仪对象之一。 体现个人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服装文化 二、影响着装的因素及着装原则 三、饰物和化妆 第一讲 服装文化 一、服装的产生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产生了所谓的“服装”。 二、中国服装的演变 1、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奴隶社会 发明纺线技术 纺织水平提高 改进纺织机 粗糙的麻布 色彩锦帛 精美的丝绸 2、春秋战国之前: 上衣下裳:始于商代,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 的基本形式。 上玄下黄: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 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3、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一种服装,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被称为深衣。 胡服骑射,出现合裆裤 4、秦汉时期的服饰(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阶段) 秦:建立冕服制度。 并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 著名的马王堆“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中等宽度袖。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不到一两),薄如蝉翼,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 汉代妇女还穿襦裙。襦裙一般是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 5、魏晋南北朝 魏晋是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时期,士大夫阶层形成了消极的社会风气,追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享乐主义,沉沦于颓废的生活方式,以老庄、佛道思想为时尚,这种风气也直接反映在人们的衣冠服饰上。 《宋书?五行志》亦云:“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二,一裾之长,可分为二。 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袖子宽肥;下边的裙子多折裥,裙长拖地,宽松舒展。这种上俭下丰的造型,加上丰盛的配饰,能够展现出魏晋女子潇洒飘逸的风度。 6、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唐代纹样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吸收了西方艺术形式。加上对外开放、丝绸之路重开,中西结合,使唐朝服饰华丽清新。 唐代男装:主要服饰为幞头、圆领窄袖袍衫,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唐代女服饰, 衣料质地考究,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 袒胸、裸臂、披纱、大袖、长裙是唐代妇女最典型着装形象。 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唐代女子服饰与面妆: 《虢国夫人游春图》 7、宋代服饰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这种理学观点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 7、宋代时期 8、元代时期 9、明代服饰 贵族女子讲究戴凤冠、披霞帔,民间女子穿直领对襟小袖、水田衣等。 10、清代服饰 长袍马褂是清朝男子最常穿的服饰。马褂是穿在长袍外面的短褂子,长度只到腰际,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 官员服制以“补子”为饰。 文官补子 武官补子 满族女子着旗装,汉族女子装束沿袭明代。出现满汉服饰融合的民族服装的经典:旗袍 近代服饰 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 三、少数民族服装 白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衣族 德昂族 东乡族 独龙族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门巴族 蒙古族 水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