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系统复习九上文言文课件.ppt

2018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系统复习九上文言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本文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激励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励精图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2.诸葛亮追忆了与先帝间发生的哪几件往事?自述身世的目的是什么? 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 目的: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出师北伐的决心。 3.[2018·原创]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 八、问题探究 [2017·莱芜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即时过关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_______ (3)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军:____________ (4)迁大司马    迁: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 B.以伤先帝之明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真以亮惩于祁山 行者休于树 D.帝从其计    其真无马邪 亲自 身份卑微,目光短浅 驻扎 升迁,升职 C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请根据乙文作答。 5.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 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 ①诸葛亮围祁山;②亮果围陈仓;③蜀连出侵边境。 诸葛亮:谦虚谨慎、勇于担当、忠心耿耿、知恩图报。 曹真:富有战略眼光、爱护士卒、战功卓著。 4.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安陵君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1.当秦王想要以换地设置骗局时,安陵君用“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加以回绝。 2.《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表现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3.《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唐雎勇敢机智地用“士之怒”来跟秦王的“天子之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句子:“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4.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秦王怫然怒”,第二处是“秦王色挠”。这充分说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八、背诵默写 1.文章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秦王,虚写唐雎。请结合文章第三、四自然段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实写秦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纸老虎”形象。并以此衬托出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形象;另外,由于唐雎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在前面文段已完成,再写则会显得画蛇添足。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详略得当。 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