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PDFVIP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周敦頤〈愛蓮說〉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 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 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 宜乎眾矣! 1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周敦頤〈愛蓮說〉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愛蓮說〉導讀 【作者簡介】 周敦頤( 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他出仕三 十餘年,歷任分寧(今江西省南昌縣)主簿(24 歲)、南安軍(江西)司理參軍 (28 歲)、桂陽令(34 歲)、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38 歲)、合州判官(40 歲)、 虔州(今贛縣)通判(45 歲)、永州通判(48 歲)、廣南東路轉運判官(52 歲)、 南康軍知府(55 歲)等職,為官耿介清廉,深得百姓愛戴。晚年在江西廬山蓮 花峰下的小溪旁讀書講學,以家鄉營道故居「濂溪」為室名,故世稱「濂溪先生」。 熙寧六年六月初七(1073 年 7 月 24 日)病逝,神宗賜諡「元」,人稱「元公」。 周敦頤為宋明理學之祖,他推崇孔孟儒家學説,同時繼承古代部分佛、道思 想,兼融並蓄,一以貫通。其學說以《易》理為根,提出「無極而太極」之說, 認為「太極」一動一靜,衍生宇宙陰陽萬物,聖人則之而立「人極」,通過主靜、 無欲等修為,終可復歸「純粹至善」之道德境界──「誠」。著有《太極圖說》 及《通書》四十篇,今有《周濂溪集》及《周子全書》傳世;雖不以文章著稱, 惟其著〈愛蓮說〉一文,卻為千古傳誦之傑作。 周敦頤的哲學思想,經由弟子程顥、程頤繼承及推衍,發展成濂溪學派;後 又經著名學者朱熹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念,漸成為中國 正統思想。朱熹將周敦頤與程顥、程頤、張橫渠、邵雍、司馬光等,合稱為「北 宋六先生」。《宋史.周敦頤傳》引黃庭堅論周敦頤曰:「人品甚高,胸懷灑落, 如光風霽月。」《宋元學案》亦譽之云:「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 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諸大儒輩出,聖學大昌。」《宋史. 道學傳》又云:「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 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 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可見其崇高之地位。 【寫作背景】 隋唐兩代,佛教愈盛。及宋,禪宗思想已經成熟,社會各階層皆瀰漫着三教 合流之風。帝王公卿談禪,儒士參禪,司空見慣。宋明理學的思想,正孕育於這 種三教合流的時代背景,理學家一方面推崇孔孟儒家學説,同時又繼承部分佛、 道思想,兼融並蓄,一以貫通。 2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周敦頤〈愛蓮說〉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據明人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卷下「周敦頤」條所云: 初見晦堂心,問教外別傳之旨,心諭之曰: 「只消向你自家屋裡打點。孔 子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畢竟以何為道,夕死可耶?顏子不改

文档评论(0)

107****0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