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流水线的PLC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3 \u 1西门子S7-300 PLC简介 PAGEREF _Toc344382944 \h 1 1.1PLC技术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PAGEREF _Toc344382945 \h 1 1.1.1 PLC技术的概念 PAGEREF _Toc344382946 \h 1 1.1.2 PLC技术的发展历史 PAGEREF _Toc344382947 \h 1 1.1.3 PLC的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344382948 \h 1 1.2 PLC的功能特点 PAGEREF _Toc344382949 \h 2 1.2.1 PLC的功能 PAGEREF _Toc344382950 \h 2 1.2.2 PLC的特点 PAGEREF _Toc344382951 \h 3 1.2 西门子S7-300 PLC PAGEREF _Toc344382952 \h 4 1.2.1 S7-300的系统结构 PAGEREF _Toc344382953 \h 4 1.2.2 S7-300 CPU模块 PAGEREF _Toc344382954 \h 4 1.2.3 S7-300的模拟量输入模块 PAGEREF _Toc344382955 \h 5 1.3 程序设计功能模块 PAGEREF _Toc344382956 \h 5 1.3.1 OB35模块 PAGEREF _Toc344382957 \h 5 1.3.2 FB41模块 PAGEREF _Toc344382958 \h 5 2电镀流水线的PLC控制 PAGEREF _Toc344382959 \h 10 2.1课题表述 PAGEREF _Toc344382960 \h 10 2.2控制要求: PAGEREF _Toc344382961 \h 10 2.2.1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PAGEREF _Toc344382962 \h 11 3、PLC系统硬件配置 PAGEREF _Toc344382963 \h 13 4、主电路设计及说明 PAGEREF _Toc344382964 \h 14 4.1输入/输出点分配与接线 PAGEREF _Toc344382965 \h 14 4.2.电镀行车操作面板 PAGEREF _Toc344382966 \h 15 4.3.输入输出接线图 PAGEREF _Toc344382967 \h 15 5、梯形图控制程序 PAGEREF _Toc344382968 \h 16 6、程序仿真和调试 PAGEREF _Toc344382969 \h 24 总 结 PAGEREF _Toc344382970 \h 25 致 谢 PAGEREF _Toc344382971 \h 26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44382972 \h 27 1西门子S7-300 PLC简介 1.1PLC技术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1.1.1 PLC技术的概念 PLC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1.1.2 PLC技术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计算机控制和传统PLC控制一直是工业控制领域的两种主要控制方法,PLC自1969年问世以来,以其功能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体积小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迅速推广,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极具竞争力的控制工具。但传统的PLC体系结构是封闭的,各个PLC厂家的硬件体系互不兼容,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各异,用户选择了一种PLC产品后,必须选择与其相应的控制规程,学习特定的编程语言,不利于终端用户功能的扩展。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控制结构更趋于分散化和复杂化,需要更多的用户接口。同时,企业整合和开放式体系的发展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强大的网络通讯能力,使企业能及时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诸多信息,灵活选择解决方案,配置硬件和软件。此外为了扩大控制系统的功能,许多新型传感器被加装到控制单元上。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1.1.3 PLC的发展趋势 1、功能向增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