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子龙的庄子-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PDFVIP

从陈子龙的庄子-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陈子龙的庄子-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從陳子龍的《莊子》詮釋論其詩觀與生命抉擇 謝明陽  摘要 晚明雲間派代表著明代詩歌復古運動的第三次高峰,此派雖於 《莊》學史上並無專門著作,但雲間派領導人陳子龍的文章中,卻有 〈莊周論〉、〈譚子莊騷二學序〉二文。陳子龍並曾自號「大樽」,此 詞即出自《莊子.逍遙遊》 ,意謂著陳子龍與《莊子》之間,確實具 有若干連繫,值得我們加以闡發。本文將先討論陳子龍作於崇禎五年 (1632)的〈莊周論〉,以及幾社文友宋存標、周立勳的同題之作, 並藉由陳子龍心目中的莊子形象,分析復古詩學中所隱藏的悲抑內 蘊;後則討論陳子龍於明亡前夕所作的〈譚子莊騷二學序〉,此文呈 現了作者徘徊在莊子與屈子之間,不知何所依從的困境,即使陳子龍 人生的最後結局是以屈原的方式寫下,然而在抉擇過程中,莊子般的 思考卻是其生命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 。 關鍵詞:莊子、屈原、晚明、雲間派、陳子龍  本論文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晚明詩學流派視野中的《莊子》詮釋—―以公安、竟陵、 雲間三派為討論對象」之第三年研究成果,計畫編號:NSC-98-2410-H-259-062-MY3 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清華中文學報 第八期(2012 年 12月)第 155~189頁 清華 學報 一、前言 陳子龍( 1608-1647)為晚明詩歌流派的領袖人物,其所率領的 派別稱為「雲間派」或「雲間詩派」。此一流派的形成,最早可追溯 到崇禎二年( 1629)幾社的成立,至崇禎五年(1632)《幾社壬申合 稿》刊刻,詩派的發展得到了詩文總集的支持,規模漸形穩固;其後 陳子龍、李雯(1607-1647 )、宋徵輿(1617-1667 )三人因詩藝高過 於幾社中其他諸子,於是自成團體,加倍勤奮作詩,崇禎十七年(1644) 《雲間三子新詩合稿》編成,此書可視為雲間派最重要的詩歌創作。 直到順治四年(1647),陳子龍因抗清而被捕,於押解途中躍水殉國, 雲間派遂隨著主角的殞世而告一段落1 。 雲間派雖然是詩歌流派,但派別主角陳子龍卻也有自己的《莊子》 詮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陳子龍有「大樽」之號,其弟子王澐 (1619-1693)曾續編《陳子龍年譜》云: 先生諱子龍,字臥子,一字懋中,號軼符。……晚年,自號大 樽,蓋寓意於莊生五石之瓠也。 2 此號承自《莊子.逍遙遊》,莊子謂惠子曰:「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 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 3 夫!」 意謂浮遊於江湖之上以求得適意,一度是陳子龍晚年所欲追 尋的人生方向,只不過就生命最後的結局而言,「大樽」卻只能是一 種名號,並無法成為託付終生的依靠。因此,選擇如屈原般自沉的陳 1 參謝明陽,《雲間詩派的詩學發展與流衍》(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 年),頁17-62 。 2 〔明〕陳子龍著,〔清〕王澐續編,《陳子龍年譜》,收入〔明〕陳子龍,《陳子龍詩集》(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附錄二,卷下,頁726-727 。 3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卷1 ,頁 17 。 156 從陳子龍的《莊子》詮釋論其詩觀與生命抉擇 子龍,究竟如何來營造莊子、想像莊子,便成為有待申發的議題。 我們可以「幾社」、「雲間三子」作為雲間派發展前後的兩個重要 階段,在此兩階段中,陳子龍正好皆有與《莊子》相關的文章出現。 首先,在《幾社壬申合稿》中收錄了陳子龍、宋存標、周立勳 (1598-1640 )三人同題的社課之作〈莊周論〉,此文作於崇禎五年 (1632),為幾社同仁早期的莊學論述,代表的是年輕陳子龍所認同 的價值所在;另外,在陳子龍 《安雅堂稿》中錄有〈譚子莊騷二學序〉,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