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针灸学理论体系.pptVIP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针灸学理论体系

根结、标本比较: 比较内容 根结 标本 部位 根于四末,结于胸腹头面部 本于肘膝关节下,标于头面胸腹 涉及经脉 足六阳经(手六阳经当是省文) 十二经 理论依据 经气起于四肢末端,并向上聚散 经气起于肘膝关节下,并向上聚散 指导思想 比类取象,类比于树 比类取象,类比于树 气街、四海比较 比较内容 气街 四海 分部部位 头、胸、腹、径(实四肢) 头、胸、腹、下腹部(包括下肢) 意义 经气集中、通行的地方 经气在四个不同部位的聚集、通行 理论依据 经气横向互通,前后呼应,内外相通 经气在这些不同部位的聚集 指导思想 比类取象,类比于街的作用 比类取象,类比于海的作用 腧穴 没指具体穴位 腧穴分前后或左右 临床意义 相应气街的腧穴可治本气街相关脏腑病 每一海所属腧穴可治疗相应脏腑病 二、《黄帝内经》中的腧穴理论 ㈠腧穴含义 在《黄帝内经》中,有“节” 、“气府” 、“气穴” 、“溪” 、“谷”等名称。 ㈡腧穴数目 《素问·气穴论》“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年代 作者 书名 穴位 穴名总数 增加 单 双 西汉中后期 公元前一世纪 黄帝内经 25 135 160 三国魏晋256-260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49 300 349 宋 1026 王惟一 铜人 单穴灵台、腰阳关双穴膏肓俞、厥阴俞、青灵 51 303 354 宋1226 王执中 针灸资生 眉冲、风市、督俞气海俞、关元俞 51 308 359 明1601 杨继洲 针灸大成 51 308 359 清1742 吴谦 医宗金鉴 去眉冲,加中枢、急脉 52 308 360 清1817 李学川 针灸逢源 曾加眉冲 52 309 361 ㈢腧穴定位方法 ①骨度分寸法 《素问·血气形质篇》“预知背俞,先度两乳之间,中折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 ②自然标志取穴法:使用较多 《灵枢·寒热病》说人迎穴:“颈侧之动脉,人迎,足阳明,在婴筋之前。” ③以痛为输: 《灵枢·经筋》提出“以痛为输”。 ④骨度与“以痛为输”: 《灵枢·背俞》 ㈣腧穴分类 ①腧穴功能 《黄帝内经》提到水俞五十七穴、热俞五十九穴及今天称之为特定穴的原穴、五输穴等。 ②腧穴的分布特点 经脉的纵向归类: 《灵枢·气府论》 经脉的横向归类: 《灵枢·寒热病》 ㈤腧穴主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zhuo),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之巨虚上廉。”论述六腑下合穴主治的病症特点。 三、《黄帝内经》中刺法灸法理论 ㈠针具 根据考证,古人最初使用的针具是石头磨制称的砭石。至《黄帝内经》时期,金属针具成为当时针刺的主要工具。《黄帝内经》记载金属针共有九种。这九种针具各有不同形状和尺寸,其形状和尺寸是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病情需要,模仿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制成的。 尤其提到,选针不当,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伤及人体正气。 ㈡针刺原则 ①明确辨证 《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正是为了确保辨证的正确,同时强调,辨证精当,是能否正确针刺的前提条件。 ㈡针刺原则 ②法天则地 “法天则地”是“天人相参”思想的具体体现。 《素问·八正神明论》:“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也。”基于这一原则,《黄帝内经》出现了根据不同时间进行针刺的理论。 按时针刺理论在《黄帝内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根据月之盈虚变化来决定针刺的具体措施。 二是根据四时来决定针刺的具体措施,即根据四时季节不同而刺腧穴、深浅不同。 ③补虚泻实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灵枢·根结》:“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针刺补泻的总则,是基于病人产生虚实的基础上所遵循的一种针刺原则。 ㈡针刺原则 ④因人制宜 针刺时视病人不同情况而定。 一是根据病人体质决定针刺施治的具体措施。 二是根据病人性情不同决定相应针刺措施。 三是根据人的体质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⑤因地制宜 根据地域特点而制定不同治疗方法。 《素问·异法方宜论》:“故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