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走章维生素2008
维生素C与碱的反应 在强碱溶液中,内酯环被水解,生成酮酸钠盐。 维生素C的显色反应 本品的碱性水溶液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氢氧化钠作用显蓝色。 蓝色 维生素C还原性 氧化剂主要有硝酸银、氯化铁、碱性酒石酸铜、碘、碘酸盐及2,6-二氯靛酚等。 去氢抗坏血酸在氢碘酸、硫化氢等还原剂的作用下,又可逆转为Vitamin C。 Vitamin C 的氧化速度受金属离子的催化。 维生素C的碘氧化 此方法可用于维生素C原料及制剂的含量测定,以新沸放冷的蒸馏水溶解在醋酸的环境下,以淀粉为指示剂以碘液滴定终点为蓝色。 维生素C 的硝酸银氧化 此方法可用于鉴别 维生素C的2,6-二氯靛酚氧化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及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不需另加指示剂。 维生素C的有氧分解反应 分解后维生素C失活 2,3-二酮古龙糖酸 苏阿糖酸 草酸 维生素C的无氧分解 去氢抗坏血酸在无氧条件下脱水,在酸性介质下脱羧生成呋喃糠醛,呋喃糠醛易于聚合而呈现黄色斑点。 维生素C的体内代谢途径 维生素C的合成 维生素C合成的两步发酵法 D-葡萄糖 D-三梨醇 生物氧化 黑醋酸菌 生物氧化 假单孢子菌 转化 维生素的市场需求量 维生素C的全球需求量大约在11万吨左右。 中国维生素C生产能力为5万吨,国际竞争激烈。 由于生产过剩,厂家纷纷降价。96年中央电视台报道,投资20亿元的中原制药厂尚在试验阶段,就倒闭,无法追回成本。 维生素C除医药用途外,主要是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如桔子汁、果汁、果冻、固体饮料等,有些食物用其作抗氧剂。 维生素C制剂的配制 本品在生产贮存过程中遇空气中的氧、光线、热和金属离子催化可被氧化变质。 配置注射液时应使用二氧化碳饱和注射用水,pH控制在5.0~6.0之间,并加入EDTA和焦亚硫酸钠或半胱氨酸等作为稳定剂。安瓿中充惰性气体。 片剂制粒时尽可能少接触金属器皿和水分,调PH值偏酸性。 适用维生素C的新型原料 C90是我国留美博士开发的一种含10%辅料的维生素C原料,该原料稳定性高,可直接压片,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易混和性。 罗氏公司生产C90,年产量1.7万吨,在美国独家销售,成本低于Vc本身。 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 Vitamin 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及绿叶蔬菜中,尤以番茄、橘子、鲜枣、山楂、辣椒等含量丰富。 Vitamin C为胶原和细胞间质合成所必需,若摄入不足可致坏血病。 Vitamin C在生物氧化和还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脂, 增加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并具有一定解毒功能和抗组胺作用。 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Vitamin C缺乏症。也用于尿的酸化、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许多其它疾患。 也广泛用作制药和食品工业的抗氧剂和添加剂。 生物素 Biotin 别名:维生素H,维生素B7和辅酶R 生物素 Biotin 研究历史 1936年,Kgol从蛋黄中提出Biotin纯品。 1942年,Vigneaud确定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1947年,Harris首次完成Biotin的全合成。 1960年代,通过X衍射测定Biotin的绝对结构。 分子中含三个手性碳,8个立体异构体。 具有活性的仅为全顺式D(+)-Biotin。 生物素 Biotin的生理活性 Biotin是酶的辅基,含羧基和酶的赖氨酸残基的e-氨基共价结合成为ε-生物素赖氨酸,称为生物胞素。 生物胞素参与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Biotin为乙酰化酶A羧基酶的成分。 葡萄糖合成中,为丙酮酸激酶成分。 参与氨甲酰酶转移、嘌呤合成、糖代谢、色胺酸分解中起作用。 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作为羧化、脱羧和脱氢反应酶系的辅助因子,参与机体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生物素的化学特性: 生物素溶于热水,而不溶于乙醇、乙醚、及氯仿。一般情况下,生物素是相当稳定的,只有在强酸、强碱、甲醛及紫外线处理后才会被破坏。抗生物素蛋白(avidin)是生蛋清中的一种糖蛋白,它能与生物素结合,使其不能在肠道中吸收,但加热处理后生物素却能够重新被利用。 二、生物素的生理功能: 生物素作为机体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在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体内含生物素的酶有:丙酮酸羧化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和β-甲基丁烯酰辅酶A羧化酶都依赖ATP和Mg2+激活。 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生物素酶催化、羧化和脱羧反应,是三羧酸循环的必需成分,参与糖代谢和糖原异生,维持血糖稳定。生物素作为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催化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并影响草酰琥珀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转化为丙酮酸、琥珀酸与丙酮酸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