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
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作书写材料。但是竹简太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
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纸张质地细腻,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2、印刷术
(1)印刷术是造纸术之后的有一项重要发明。世界上现存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2)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
3、火药
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为硫磺付火法。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
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指南针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天文学成就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就突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日食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我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分别比欧洲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中国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在天体测量方面,古代中国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位,曾经成功地测出发生于陇西的一次地震。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割施轮轴,钩键交错,关锁相持。——《旧唐书。天文志》)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它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
算经与圆周率
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九九乘法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用竹棍做算筹的筹算计算法。到元代又发展成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计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圆周率的计算一直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关注的问题。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古代农书
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60幅插图。这部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书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徐光启编写《农政全书》,全书围绕屯垦、水力、荒政三项主题,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设想。作者不但系统总结了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
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
3、与张仲景同时期的华佗也是当时的名医,他精于方药针灸,还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华佗还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发明了五禽戏,这是中国早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