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与心意区域经济转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五与心意区域经济转型

从十二五规划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人类工业化道路的三阶段 (1)早期工业化 (2)中期工业化 温饱:人均GDP1000美元(中国:2003) 小康:人均GDP3000美元(中国计划 2020,2010年达到人均4300美元) 发达的小康:人均GDP10000美元(中国计划 2040) (3)晚期工业化(现代化);国家统计局核实,中国2007年已超过德国, 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美国GDP总量约为14.5万亿美元。 2010年日本GDP总量5.4742万亿美元,中国人均GDP仅是日本的十分之一。 2010年中国GDP总量39.7983万亿,合成美元为5.8786万亿美元。 2010年中国GDP人均4300美元。 2010年中国 GDP年增长10.3%(分季度为:11.9%;10.3%;9.6%;9.8%)。;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20年的小康社会】 目标:幸福、尊严、公正、和谐 “小康”的涵义: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温饱有余而又充裕,在国家繁荣安康的同时,推动邻邦与世界和平和谐。 手段:1)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2)改善民生、推动新型城镇化、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橄榄型”结构——建立统一的国内消费市场。 —解决“中等收入陷阱”—平等、民主、法治、合作、信用、敬业、创新、责任=社会结构变革=工业文明的精髓=与官本位的社会结构完全对立的现代文明 ;“十二五”规划将体现两个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经济发展目标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十二五”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分水岭,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段,它决不是一个普通的五年计划,将确定我国第二轮改革开放的起点和基调。 ; 【未来的挑战】 短期:民间投资低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结构性的“用工荒” 长期:快速城镇化的压力 :2008年45%——2020年60%(14亿人口)——2040年75%、80%或 ?(15亿人口) 前所未有的需求压力:就业与养老 供给的巨大压力——粮食、钢? 发展的巨大失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1)抑制通货膨胀 ——来自国内资产膨胀压力 ——国际上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国内劳动力工资调整、水、电、煤、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调整等因素,也使通货膨胀预期得到强化。 2)经济增长 ——调整产业结构——供给 ——建立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二、促进生产方式转型 ——产业政策 ——环境政策 ——区域政策;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脱钩现象”——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长期趋势——原因是全球化——中国13亿、印度12亿、拉美10亿人口纳入了全球有竞争力劳动大军——发达国家国内需求萎缩——产业、就业外移。 中国全球经济“发动机”—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中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中国的城市化投资需求 。 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学演讲—称美国人正迎来新的“卫星时刻”—十次提到中国(高铁和超级计算机),美国的危机感。;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十二五”谋划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路径 结构均衡 组织合理 布局优化 技术先进 清洁安全 附加值高 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1、中国鼓励产业创新的政策 ——胡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强调:“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 ——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产业: ——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海洋、空间和地球深部资源的利用 ——“四项储备决定未来” ——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 我国重提科研举国体制, 拟实现16个重大项目突破 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 ;【四大战略产业将“瓜分”628亿科技专项资金】 今后两年

文档评论(0)

132****60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