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都洛阳——洛阳的风雨变迁
九朝古都 *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国花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牡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宋。苏辙语:洛阳“园囿亭观之盛,实甲天下”。1982年洛阳市定牡丹为市花,每年4.15-25举办牡丹花会。 城市与外部空间要素的关系 洛阳的山脉主要由伏牛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四大山系构成,周围有郁 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 、嵩山等。这些山绝大部分位于栾川、嵩县、洛宁、汝阳境内,新安、宜阳 、偃师、伊川、孟津也有分布。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 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 蜿蜒其间。洛阳境内山川纵横,河渠密布,古代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 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洛阳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牡丹花的生长,这也 是洛阳牡丹名满天下的原因。 嵩山 旧函谷关 新函谷关 山河拱戴,形势甲天下。 旧函谷关 新函谷关 山河拱戴,形势甲天下。 嵩山 旧函谷关 新函谷关 山河拱戴,形势甲天下。 嵩山 旧函谷关 新函谷关 山河拱戴,形势甲天下。 虎牢关 嵩山 旧函谷关 新函谷关 山河拱戴,形势甲天下。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东汉洛阳城 城内有二十四街,今发现东西横道、南北纵道各四条。城址规模较西汉长安为小,宫城位于城内北部,有南北两宫,把全城分隔为二,东汉中叶以后,北宫以北又继续修筑园苑。 东汉的洛阳城,市面繁华,商业发达,城南的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东汉末,初平元年(190)董卓挟献帝西迁,尽徙洛阳周围居民数百万口到长安,焚毁洛阳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化为一片废墟。 下面我们将从东汉、北魏、隋唐三个时期来为 大家介绍外部空间要素对各个时期洛阳城发展 的影响。 东汉洛阳城 东汉洛阳城的城市用水来自18公里以外的涧谷之水,该凿渠引水工程始于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成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 。 这条水渠的落成通水,除了为护城河和宫城以及整个都城的园林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之外,还为漕运提供了良好的航道,使运粮船只直达城下仓廪。此外还为百姓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 北魏洛阳城平面图。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水利推想图。 北魏时期定都洛阳的原因: 长安已残破,洛阳则有宫殿可利用。 洛阳地处天地之中,地势有险可依, 利于控制诸侯。 伊洛小平原,水源丰富,引水便利。 北魏洛阳城 在北魏洛阳城设计时,设计者便将绿色充分引入城市规划中,从学者们复原的北魏洛阳城和《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城郭、佛寺园林等,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郁郁葱葱、环境优美的洛阳城,因此北魏时期统治者的环保意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一个水平。 而北魏洛阳的城市绿化则是有目的和有规划的,或者说北魏的环境意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北魏洛阳最重要的大内御苑叫华林园,是利用曹魏华林园的大部分基址改建而成。 城市绿化 隋唐洛阳城 隋炀帝认为洛邑:“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 《唐两京城坊考》曾记载东都洛阳“前直伊阙,后依亡山,东出渥水之东,西出涧水之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的考古发掘报告也表明,洛河将隋唐洛阳城格局分为南北两部分,有桥相连,平面略呈方形。 北魏的宫城主要依魏晋之旧宫城是在东汉和魏晋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设置为单一的宫城,废除原来的南、北二宫制。 隋唐洛阳宫城平面图 隋唐洛阳城平面详图。 隋唐洛阳城 隋唐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