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的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部CT基础知识 检查方法 平扫是呼吸系统最常规 的检查方法,对多数呼 吸系统疾病能作出正确 的诊断。扫描范围包括 从肺尖至膈角的全部胸 部。扫描层厚8mm-10mm, 对感兴趣区域可进行薄层 扫描,层厚为2mm。 增强扫描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能增加组织对比度,提高病变的显示。主要用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与血管的鉴别,肺内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 肺窗 纵隔窗 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的界面,后者可仔细分析病灶的内部结构。对肿瘤病人的分期,肺窗可发现肺内小结节,纵隔窗可观察纵隔结构的侵犯情况,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个别病例甚至需要骨窗以了解骨质有无侵蚀破坏。 正常纵隔CT解剖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层面加以分析,并以层 面中具有特征性的解剖结构命名。 右头臂 右头臂 右颈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胸锁关节层面 主动脉弓上层面 头臂干动脉 左头臂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上腔静脉 通过主动脉弓层面 1、头臂静脉 5、上腔静脉 6、主动脉弓 E、食管 1 5 6 E 通过主动脉窗层面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气管 5、食管 1 2 3 4 5 通过左肺动脉层面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左肺动脉 1 2 3 4 通过主肺动脉与右肺动脉层面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奇静脉 5、主肺动脉 6、右肺动脉 1 2 3 4 5 6 通过左心房层面 1、升主动脉 2、降主动脉 RA、右心房 RV、右心室 LA、左心房 1 2 RA RV LA 通过四腔心层面 8 LA LV RV RA 肺叶及肺段的正常解剖 肺叶由叶间裂分隔,CT可根据叶间裂识别肺叶。 斜裂在CT上表现为线状影像,在高分辨率CT上尤为明显。水平裂因与CT扫描线平行,可表现为无肺纹理结构的“乏血管区”。 斜裂 水平裂 肺段 肺段与肺段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肺段的大致位置只能根据段支气管及伴随血管的位置及走行来推测。 从以下6个层面能大致反映各肺段的分布。 1、肺尖层面 代表双肺上叶尖段及后段的位置,肺尖部面积较小,前有气管,双肺尖可见末梢小血管如树芽状分枝。 2、主动脉弓层面 主要反映双肺上叶尖、后、前三个肺段,部分病例可显示左肺下叶背段。 3、气管分杈层面 此层面主要为双肺上叶展开的层面,从前向后依次为上叶前、尖、后段,其后方为下叶背段。 4、肺动脉分支层面 双侧主支气管间距较远,双侧肺门部有粗大的肺动脉分支,该层面代表了上叶前段,右中叶外侧段,左上舌段,肺野后部约1/3为下叶背段。 5.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主要代表中叶外、内段与左侧舌上段及双侧下叶背段,在CT图像上能清楚地显示右中叶与下叶背段支气管呈长轴状透亮影并构成夹角,左侧则显示上舌段与下叶背段支气管构成夹角。 6.下叶基底干层面 此层面下叶背段已结束,显示前、内(左侧为前内)、外、后基底段,心膈角区仍可见中叶内侧段及左下舌段肺组织。 The 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肺小叶(直径1-2.5CM) 小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