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近代翻译文学 第十二章 近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严复及其翻译理论 第三节 林译小说及其历史地位 第四节 近代翻译诗歌与翻译小说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概况 洋务运动期间的译书机构 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以译述公法书籍为主。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67年创办,以翻译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书籍为主。 广学会:1887年创办,以译述有关宗教书籍为主。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概况 1896年,梁启超撰《西学书目表》,首列西学(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文等)诸书,次列西政(史志、官制、学制、法律等)诸书,再次为杂类(游记、报章等)之书,根本不提西洋文学书籍。 1871年,王韬、张芝轩合作编译的《普法战纪》,可视为近代散文翻译之滥觞;其中的《法国国歌》(即《马赛曲》)和德国的《祖国歌》,可视为近代翻译诗歌之肇端。 1870年代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萌芽期 1873年,蠡勺居士翻译的英国长篇小说《昕夕闲谈》在近代第一份文艺杂志《瀛寰琐记》连载,这一标志性事件,可视为近代翻译小说之起点。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之“小说门” 1897年,康有为所编《日本书目志》特设“小说门”,收日本小说(包括笔记)千余种,并在“识语”中呼吁:“亟宜译小说而讲通之。泰西尤隆小说学哉!”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概况 1897年,严复、夏曾佑为《国闻报》所撰《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中称:“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并拟广为采辑“译诸大瀛之外”之小说。 1898年,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中声称:“彼美、英、德、法、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明确表示“今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今日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附于报末”。 严复译《天演论》 1898年,严复译《天演论》的风行一时,不仅以振聋发聩的思想震撼力大大提高了西方社会科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 梁启超译《佳人奇遇》 1898年底,梁启超译介的日本作家柴四朗的《佳人奇遇》在《清议报》开辟的“政治小说”专栏中连载。该著是晚清第一部翻译政治小说,宣传了弱小国家救亡图存的复国活动,也反映了译者要求与西方列强抗衡的民族主义意识,拉开了晚清政治小说翻译的序幕。 林纾、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 1899年,林纾、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刊行与风靡,是翻译界和小说界的大事,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林纾以“工为叙事抒情,杂以恢诡,婉媚动人,实前古所未有”(钱基博)的古文,“哀感顽艳”的风格,向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文学之窗,极大地提高了域外小说在中国士人心目中的地位,扩大了泰西文学的影响力。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著译参半” 1902年创刊的《新小说》,1903年创刊的《绣像小说》,1904年创刊的《新新小说》等,均以“著译参半”相号召;1906年创刊的《月月小说》,更明确把“译著”放在首位,“撰著”放第二位。 以意译为风尚的时代 英译自序云:用英人体裁,译意不译词,惟自信于原文无毫厘之误。日本森田氏自序亦云:易以日本格调,然丝毫不失原意,今吾此译,又纯以中国说部体段代之,然自信不负森田。果尔,则此编虽令焦士威尔奴复读之,当不谓其唐突西子耶。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一回“译后语”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概况 从语言和文体来看,近代翻译文学大体以文言为主,兼用白话,显示出文白并用,文言渐趋浅易化,白话渐趋欧化的发展趋势。 域外文学的大量输入,向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文学之窗,渐趋动摇了中国知识阶层在思想上存在着的牢不可破的民族文学优越感,促成了文学观念的极大转变,丰富和健全了中国近代文体类型,在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严复的翻译贡献 第二节??严复的翻译贡献 ■ 严译八大名著 ■ 《天演论》(赫胥黎) 《原富》(亚当·斯密) 《群学肄言》(斯宾塞) 《群已权界论》(约翰·穆勒) 《名学》(约翰·穆勒) 《社会通诠》(甄克斯) 《法意》(孟德斯鸠) 《名学浅说》(耶芳斯) 第二节??严复的翻译贡献 文如几道,可与言译书矣。往者释氏之入中国,中学未衰也,能者笔受,前后相望,顾其文自为一类,不与中国同。今赫胥氏之道,未知于释氏何如?然欲侪其书于太史氏、扬氏之列,吾知其难也。即欲侪之唐宋作者,吾亦知其难也。严子一文之,而其书乃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然则文顾不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确定圆的条件演示文稿.ppt
- 3.5探索与表达规律(2).ppt
- 3.6、求小数的近似数.ppt
- 04-图形图像处理工具.ppt
- 5课1古诗词三首.ppt
- 7.19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岳麓版历史课件.pptx
- 10-18定位规划--讨论稿.ppt
- 24时记时法备用资料.ppt
- 26.1_二次函数及其图像_课件8(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ppt
- 26.2.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2(字母符号问题).ppt
- 26.3.2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ppt
- 2013数学建模协会讲座3.ppt
- 2017_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本章整合课件北师大必修.pptx
- 2017_18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1.3.1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pptx
- 2017届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5的乘法口诀课件青岛版.pptx
- 2017届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2.2直线的方程2.2.4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pptx
- 2018考研数学三真题最强解析及点评,给你2019考研数学最科学的指导.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