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件设计(公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兄弟多,五十六族齐欢歌。 汉—壮—蒙古(měng)—维吾尔,藏(zàng)—回—朝(cháo)鲜—哈萨克; 苗—彝(yí)—布衣—鄂(è)伦春,满—侗(dòng)—哈尼—塔吉克; 瑶(yáo)—白—傈(lì)僳(sù)—达斡(wò)尔,黎—傣(dǎi)—土家—鄂(è)温克; 东乡—仫(mù)佬—珞(luò)巴---土,布朗—纳(nà)西—高山—畲(shē); 拉祜(hù)—仡(gē)佬—水—阿昌,撒拉—毛南—佤(wǎ)—锡(xī)伯(bó); 普米—德昂—羌(qiāng)—保安,门巴—裕(yù)固—怒—景颇(pō); 柯(kē)尔克孜(zī)—塔塔尔,乌孜别克—京—基诺(nuò); 独龙—赫(hè)哲—俄罗斯,团结奋斗建祖国。 欢迎走进 蒙古族 (1)概况 ①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 ②蒙古族人口约600万,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③蒙古族爱摔跤、爱赛马,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2)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3)蒙古族饮食 蒙古族饮食大致可分为粮食、奶食、肉食三大类。 ①奶食(白食) 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②肉食(红食)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 抢答题 1.蒙古族爱摔跤、爱赛马,表现游牧民族的特色,被称为 A高原雄鹰 B渔猎民族 C马背上的民族 D高原雄鹰 (4)传统建筑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 蒙古族住房多为圆形穹庐顶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5)重要节日 ①“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有赛马、摔跤,射箭,棋艺以及歌舞。“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 ②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交等竞技活动。 (6)礼仪风俗 (一)问候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人。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 。 (6)礼仪风俗 (二)待客 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 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6)礼仪风俗 1.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2.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