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化之制度模仿比较-武汉大学学报.PDF

中日近代化之制度模仿比较-武汉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近代化之制度模仿比较-武汉大学学报

57  5 ()  Vol.57.No.5   2004 9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Sept.2004.556~562    ○ 中日近代化之制度模仿比较 1 2 袁 艳 , 胡汉昌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2) [] 袁 艳(1969-), 女,湖北荆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博士生, 华 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主要从 跨文化传播研究;胡汉昌(1963-), 男, 湖 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 主要从 发展经济学、制度经 济学研究。 [ ] 面对西方的冲击,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制度模仿经历了始为“中体西用”、后则“全盘 西化”的两 个错误极端,而日本则走了 一条结合本国实情、避开先进国已走过的弯路、做到近代化 而不同化的近代化成功道路。对制度模仿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近代化结果。 [ ] 近代化;制度模仿;制度后发优势 []K256  [] A  [] 1671-881X (2004)05-0556-07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2004-03-22 :(03BJL036)  5  , : ·557 · “”。19 60 1884 , , 。“”, , “”,, , 。,“” 。“”“”,“”“”“” 。,“”。1884 1894 ,“”。 , , , , 。“”, , 、,。“”,“” , , “”“”, 。“”“”,,“”、, “”“”、“”,,“”。 “”,。,:“ ,,, 。”[1] (8 )“ ,、、。,”[1] ( 9)。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9 ) :“, 。, ”,“, , [ 1] ,”,“,, ” (9 )。, , 。 ·558 · () 57   “”,。《》 , “, ”。 、。“、 、”,“”, 、, ,。“ ”,、、“”, “, ”, “”,“”。“” “”,,、。, 、、“”、, 。, 1898 。 , , , “”。 、, 。“20 , , 。 , , 。19 ,20 。”[2] ( 141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