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复习资料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基因组学 1. 简述基因组的概念和其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基因组:指一个物种的全套染色体和基因。广义的基因组: 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等。 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研究策略的高通量,彻底认识生命规律 :基因组研究高通量 ,研究手段和研究策略的更新 ,加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分工与协作 ,从不同层次深入研究生命现象。 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表观遗传学等 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Ⅰ.重要基因的发掘、分离和利用:遗传疾病相关基因,控制衰老的基因,工业价值的细菌基因,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等。 Ⅱ.充分认识生命现象:基因的表达、调控,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物种基因组的比较研究,揭示基因组序列的共性,探讨物种的起源和进化 。 伦理学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法律问题,社会保险问题。 2. Ac/Ds转座因子 Ac因子有4563bp,它的大部分序列编码了一个由5个外显子组成的转座酶基因,成熟的mRNA有3500bp。该因子本身的两边为11bp的反向重复末端(IR),发生错位酶切的靶序列长度8bp。Ds因子较Ac因子短,它是由Ac因子转座酶基因发生缺失而形成的。不同的Ds因子的长度差异由Ac因子发生不同缺失所致。 Ac/Ds因子转座引起的插入突变方式:玉米Bz基因是使糊粉层表现古铜色的基因,当Ac/Ds转座插入到Bz基因座后,糊粉层无色。当Ac/Ds因子在籽粒发育过程,部分细胞发生转座,使Bz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从而形成斑点。 Ac/Ds两因子系统遗传特点: 1)Ac具有活化周期效应,有活性的Ac+因子被甲基化修饰后会形成无活性的ac-因子,反之无活性的ac-因子去甲基化成有活性的Ac+因子。 2)Ac与Ds因子有时表现连锁遗传但更多表现独立遗传。 3)Ac对Ds的控制具有负剂量效应。 4)Ac/Ds可引发靶基因表现为插入钝化、活性改变、表达水平改变和缺失突变等。 5)Ds的结构不同,插入同一靶基因的位点可能不同,形成的易变基因的表型也不同。(分子生物学79-81) 3. 正向遗传与反向遗传 正向遗传学研究指从突变体开始的遗传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是突变体表型的变化是由哪一个基因功能丧失后引起。 反向遗传学研究指从基因序列开始的遗传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是基因功能丧失后会使植物的表型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4. 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原理,步骤 遗传作图的遗传学原理:主要依据经典孟德尔遗传学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同源区段并排形成双联体。在双联体中,并列的染色体臂在等价的位置发生DNA交换的频率与在染色体上所间隔的距离成正比,重组率则可成为衡量基因之间相对距离的尺度。通过重组率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从而绘制遗传图。 步骤: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 根据遗传材料之间的DNA多态性,选择 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 建立分离群体 测定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标记基因型 对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构建 标记连锁图 显性标记:仅能检测显性等位基因,不能够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的遗传标记。 共显性标记:同时能检测出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能够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的遗传标记。 5. 平衡化cDNA文库,原因及原理 原因相关:为了将低丰度表达的基因识别和克隆出来,常采用均一化方法构建cDNA文库,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测序量,尽量获得更多基因尤其是低转录基因的信息。 基因组中绝大多数基因属于中等或低表达丰度 保留了表达丰度低的基因信息 原理相关:1)基于复性动力学原理:高丰度的cDNA在退火条件下复性速度快,而低丰度的cDNA复性需要较长时间,通过控制复性时间来降低丰度。 2)基因组DNA饱和杂交:基于基因组DNA在拷贝数上具有相对均一化的性质,通过cDNA与基因组DNA饱和杂交而降低在文库中高拷贝存在的cDNA的丰度。 6. 非编码RNA, miRNA, siRNA miRNA产生机制:动物细胞中,miRNA首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出较长的初级miRNA(pri-miRNA),然后在核内由Drosha加工成60~70个核苷酸的发夹状RNA,即前体miRNA(pre-miRNA),在Exprotin-5复合物的帮助下被转运出胞核,在胞浆中由Dicer剪切成为成熟miRNA,随即被整合进RNA沉默复合物(RISC)中,基于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配对来调节基因表达。 siRNA产生机制:由于RNA 病毒入侵、转座子转录、基因组中反向重复序列 HYPERLINK /zt/experiment/ \t _blank 转录等原因,细胞中出现了dsRNA,Rde-1(RNAi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