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淀粉制品第3章(1-2节).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与设备 生产淀粉原料应具备三个条件: 1.淀粉含量高,成本较低; 2.收集、贮存、加工相对较容易; 3.副产品利用价值较高。 第一节 玉米淀粉生产 原料和工艺流程 玉米的俗称 苞谷 棒子 珍珠米 玉棒子 粟米 潮汕人则称为“燕美人” 二、玉米淀粉生产原料 (2)玉米的分类 按颜色分类可分为: 黄色玉米 价格便宜,黄色色素容易去 除,淀粉加工首选 白色玉米 颜色洁白,制作淀粉外观好 混色玉米 颜色各异(红色、紫色等) 各种颜色的玉米 各种颜色的玉米 各种颜色的玉米 各种颜色的玉米 2、玉米的化学成分 淀粉 70%~72%, 蛋白质 8%~11%, 脂肪 4%~6%, 灰分 1.2%~1.6%, 纤维 5%~7%, 可溶性糖 4.5%, 含水量一般为 12%~16% 3、玉米原料中的杂质 分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两类。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煤渣、砖瓦、玻璃碎块、金属物及其他无机物质。 有机杂质:根、茎、玉米须,野生植物的种子,异种粮粒,鼠、雀粪便,虫蛹、虫尸、生芽、病斑、变质玉米粒等。 三、玉米淀粉生产的工艺流程 玉米湿磨加工原理:物理方法分离玉米籽粒的各主要成分 获取的五种主要成分 淀粉 胚芽 可溶性蛋白 皮渣 (纤维) 麸质 (蛋白质) 湿法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本节重点 玉米籽粒的结构 玉米的分类 玉米籽粒的化学组成 玉米淀粉加工原理和获得的组分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 玉米的净化和浸泡 一、玉米净化工艺 二、玉米浸泡工艺 玉米浸泡是玉米淀粉生产中的主要工序之一 采用亚硫酸浸泡 1.浸泡的目的和作用机理 (1)浸泡目的 通过亚硫酸的乳化作用,软化玉米颗粒,降低玉米粒的机械强度; 分散玉米胚体细胞中的蛋白质网,削弱保持淀粉的联结键; 浸泡目的(续) 通过浸泡使玉米籽粒膨胀,可较容易的将皮层、胚芽、胚乳分离; 可浸提出籽粒中部分可溶性物质,制成玉米浆; 能有效地抑制随玉米带来的微生物活动,起到防腐作用。 (2)亚硫酸的作用机理 亚硫酸可把玉米中一部分不溶解蛋白质转变成溶解蛋白质。 机理是亚硫酸先通过胚芽,作用于玉米的种皮,使胚芽钝化,使半渗透性的表皮变成渗透性表皮,有利于可溶性物质向浸泡水中的渗透。 亚硫酸的作用机理(续) 在溶解玉米皮层后,亚硫酸通过分裂蛋白质分子之间的连接键,使蛋白质分子解聚。 胚乳的蛋白质失去自己的晶体结构,吸水膨胀变成凝胶体,促进淀粉颗粒从包围着它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3)乳酸的作用 来源:由玉米带进的微生物经发酵而形成乳酸 作用:促进玉米蛋白质软化和膨胀;可保持溶液中镁离子和钙离子,从而有利于减少蒸发设备不溶性物质的沉积。 乳酸过量的危害与乳酸的协同作用 危害:过量的乳酸在能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同时也会促进蛋白质变性,使淀粉和蛋白质的分离更加困难。 好处:乳酸和亚硫酸的协同作用,会使玉米淀粉的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2、浸泡方法 玉米浸泡方法分为静止法和逆流法 (1)静止法。又分单桶静止浸泡法和单桶循环浸泡法。浸泡水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只能达5%~6%,甚至更低。 (2)逆流法。又叫扩散法。浸泡水中可溶性物质被充分浸提,浓度达到7%~9% 3、浸泡过程玉米化学成分的变化 从玉米粒向浸泡液转移的主要化学成分依次是无机盐类 (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 玉米中的淀粉、脂肪、纤维素、戊聚糖的数量大致上没有改变。 4、浸泡工艺过程 浸泡一般采用多罐串联逆流浸泡 一个浸泡罐组由8~12个浸泡罐组成 浸泡工艺过程 对浸泡罐中的每个浸泡罐来说,完整的浸泡过程包括: 向浸泡罐投入浸泡液和玉米 玉米的浸泡 浸泡液的排放 浸泡玉米的排放 5、影响浸泡玉米的因素 (1)玉米原料的影响 浸泡的玉米应是无霉粒、无虫蛀、碎粒少和末成熟粒、杂质少的玉米,水分适宜 (12%~15%)。 (2) H2SO3的浓度和加入量 生产过程中一般选择0.25%~0.35% 此时蛋白质网分散适当,淀粉易于分离,当SO2的浓度在0.35%以上时,因为酸性高,能抑制乳酸发酵。 (3)浸泡温度 温度过低,浸泡效率低,杂菌易生长繁殖;温度增高,可使玉米粒的膨胀速度加快,缩短浸泡时间。 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浸泡温度在48~52℃ (4)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的长短对玉米籽粒的吸水膨胀、可溶性物质的抽出量基本呈正比关系。 浸泡时间一般控制在50h左右。 (5)浸泡液中乳酸的含量 乳酸的产生能使蛋白质溶出量增多,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繁殖,防止浸泡液中腐败物产生 一般要求乳酸含量应高于10%。 三、玉米的清理和浸泡设备 1、原料清理设备 玉米原料的清理要经过筛选、风选、磁选、去石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