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毒检测优确认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中毒检测优确认技术

化学中毒检测确认技术探讨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曲宁 化学中毒检测是指对由于环境、食物或物品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人群中毒事件相关样品的检测。这类化学毒物事件,除了偶见于自然灾害以外,都是由故意或非故意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个别事件,如战争中施放毒气、职业上的过失、生活中的疏漏、自杀及药物滥用等。事件的受害者多为个体或小的群体,间或也有为数众多的群体。 1???化学中毒检测的要求 1.1 快速响应 1.2 充分准备 方法储备 设备器材储备 人员储备 1.3科学准确 2 化学毒物确认技术 2.1 检测方案的制定 中毒样品检测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已知毒物中毒,另一种是未知毒物中毒。在很多情况下,中毒物质是未知的。 2.1 检测方案的制定 2.1.1已知毒物分析 有国标方法的毒物检验,应严格按国标方法进行。 非标准方法的毒物检验,参考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籍方法,做确认实验。 自己建立的方法,做方法学实验,确保方法的可靠性。 2.1 检测方案的制定 2.1.2 未知毒物检测 根据现场卫生学调查信息,分析可能涉及的毒物,论证进行检验的可能性,估计能得到的检验结果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检测方向。 还要考虑时效性、准确性要求确定具体检测方法。首先是定性,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定量。 2 化学毒物确认技术 2.1.3 预实验 颜色上判断,许多有毒物具有特殊色泽,可以帮助推断存在何种毒物,菊黄色可能为氧化汞、氧化铅、硫化砷等,白色可能为砒霜、钡盐、吗啡、氰化物等,近似黑色可能为磷化氰等。 气味上判断,某些毒物具有特殊气味,如硝基苯、氰化物具苦杏仁味,有机磷农药为蒜味,666为霉味,滴滴涕为水果味。 酸碱性判断,取切碎的样品0.5g—1.0g置于试管中,加水,搅拌放置,取上层液,用pH试纸检其酸碱性。如酚和巴比妥酸呈酸性,氰化物和生物碱呈碱性,但应注意胃液及样品的干扰。 灼烧试验,如果样品为纯毒物,进行灼烧试验可确定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烟气的颜色、结晶状态等。 简易化学实验,砷、汞、氰化物、磷化物等通过简单化学鉴别法予以排除。 根据以上判断后,制定检测方案,包括检验程序、检验方法等。 样品预处理方法如下(1): 样品状态 :无色液体 处理方法 :酒和含有机溶剂的液体除外,直接 进行下步检测 检测项目: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亚硝酸盐、 氟乙酰胺、毒鼠强、敌鼠、 样品预处理方法如下(2): 样品状态 :有色或混浊液体 处理方法 :有色液体用活性炭或聚酰胺粉或硅 藻土脱色,取无色液体测定。混浊 液体用滤纸或离心后,取无色液体 测定。 检测项目: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亚硝酸盐、 氟乙酰胺、毒鼠强、敌鼠、 样品预处理方法如下(3): 样品状态 :固 体 或半 固 体 处理方法 :1)取10ml比色管放入2~5g样品, 加两倍水,振摇后过虑取滤液测定。 检测项目: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亚硝酸盐、 氟乙酰胺 。 处理方法:2)取10ml比色管放入2~5g样品, 加两倍丙酮,振摇后过虑,取滤液测 定。 检测项目:毒鼠强、敌鼠、安妥 样品预处理方法如下(4): 样品状态 :油样 处理方法 :植物油、矿物油鉴别试验。如果 植物油做以下检测 检测项目: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 样品状态 :酒 样 处理方法 :速测仪直接检测 检测项目:甲醇、杂醇油 样品预处理方法如下(5): 样品状态:各类样品 处理方法 :5g~50g样品,2~3倍水,酸化, 蒸馏 。 检测项目:氰化物、酚、苯胺等挥发性物质 样品状态:各类样品 处理方法 :5g~50g样品 检测项目:砷和汞 2.2 常见无机毒物确认 2.2.1 通过特征化学反应进行定性鉴定 鉴定反应的外部特征:⑴溶液颜色的改变,⑵沉淀的生成或溶解,⑶气体的产生等,⑷反应进行迅速。 重要反应条件:⑴溶液的酸度,⑵反应离子的浓度,⑶溶液的温度,⑷催化剂,⑸溶液的性质。 2.2.1 通过特征化学反应进行定性鉴定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每一鉴定反应所能检出的离子,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度。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