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与dna的相行互作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蛋白质与dna的相行互作用

分类: 与单链RNA结合 与茎环结构结合 与双链DNA结合:普遍性结合 特异性结合 蛋白质与DNA结合的特性: 1.DNA识别部位有二度对称性。蛋白质一般是有二度对称结构的二聚体,两个单体具有旋转对称性,与硷基的旋转对称吻合。 2.蛋白质和DNA的接触区只在DNA的一侧。 3.在结合过程中,蛋白质和DNA都有构像改变。 4.普遍性结合:蛋白质中带正电荷氨基酸与DNA骨架的磷酸基团形成离子键。 5. 特异性结合:识别螺旋区内氨基酸与DNA特定硷基接触。 蛋白质与DNA的普遍性结合中DNA特点: 蛋白质与DNA主链骨架接触,大多数涉及磷酸二酯键中的氧原子。 与DNA硷基序列特异性无关 结构的匹配性: 旋转对称性 特定距离的相反电荷 形成氢键基团排布上的匹配 形成足够大的范德华力 1.蛋白质和DNA都存在0.7nm 的重复距离 DNA双螺旋单链相邻磷酸基团间的距离是0.7nm。 β—折叠,N原子间距离是0.7nm 伸展β—折叠Cβ间距离是0.7nm α—螺旋,Arg和Lys被另外三个残基隔开,带正电荷侧链的距离是0.7nm. 2.DNA对称性 平移对称: GCATCT GCATCT CGTAGA CGTAGA 二重轴对称 GCATCT TCTACG CGTAGA AGATGC 二重旋转对称 GCATCT AGATGC CGTAGA TCTACG 旋转对称 GCATCT CGTACA CGTAGA GCATGT 蛋白质与DNA特异性结合中DNA特点: 大沟内存在特异性识别信息 氨基酸与碱基对共平面 氨基酸和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蛋白质与DNA普遍结合中蛋白质特点: β-折叠结构的带正电荷残基与磷酸集团结合 可能是通过识别小沟结构实现 1.富含脯氨酸和碱性氨基酸 组蛋白有重复的SPKK Ser/Thr-Pro-Lys/ArgLys/Arg PRGRP序列与A-T碱基对结合 KPRGRPK序列也能与小沟A-T结合 2.碱性螺旋 组蛋白H1C端57个氨基酸 Lys和Gly,Lys在螺旋两侧,Gly夹在中间 3.蛋白磷酸化作用 SP X X: Ser磷酸化 TPKK: Tyr磷酸化 磷酸化后和DNA结合能力下降 磷酸化失去氢键 蛋白质与DNA特异性结合中蛋白质特点: 1.蛋白质多形成二聚体 HTH复合物 同源盒结构 亮氨酸拉链结构 锌指结构 Agr和G形成氢键 细胞核蛋白质的提取 收集细胞,洗去血清和培养基 裂解细胞:Triton X-100 NP-40 去胞浆成分 裂解细胞核:高浓度KCl :600mM 变更缓冲液浓度 快速抽提 裂解液: 提取液: 10mM HRPES 250mM Tris 1mM EDTA 60mM KCl 60mM KCl 1mM DTT 1mM DTT 1mM PMSF 1mM PMSF pH 7.9 0.5% NP-40 pH 7.9 1X107细胞 凝胶滞后试验 1.蛋白质和DNA结合复合物半衰期短 电泳缓冲液低离子强度 凝胶的笼效应 2.探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