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李商隐诗歌的忧患意识-华东师范大学
PAGE 6
PAGE 1
论李商隐诗歌的忧患意识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射阳港学校 贾中奎
摘要: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具有忧国、忧君、忧民、忧己等方面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李商隐忧患意识的形成受自身坎坷经历影响,更和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相关联。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忧患意识
晚唐诗人李商隐,累世孤孑,家门衰薄,幼年丧父,艰难度日。他有壮阔的政治抱负,有“欲回天地”的雄心,但他生活在晚唐王朝崩溃前夕,又始终处于牛、李党争的缝隙中,羁泊飘零。社会的黑暗,王室的衰微,个人前途的沉浮,加上理想与现实的极大反差,使得李商隐的诗歌充满了一种深沉、悒怏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内容复杂的、带着时代脉膊跳动的、有着显著个性特征的艺术化情感。这种情感与其简单地称之为忧郁感,不如说它是一种忧患意识。李商隐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包括忧国、忧君、忧民、忧己等四个方面。
一、忧国思治,欲回天地
李商隐的忧国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创作了一大批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腐朽势力的诗歌。他以含蓄而精彻,委婉而深沉的笔法,对分裂割据的藩镇、跋扈乱政的宦官集团以及排除异己的朝官党争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挞伐,反映了人民对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强烈愿望。
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延续,影响到唐王朝的政治、财政、边防、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唐朝后期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李商隐从青年时代就密切关注这一现实问题,并把它看成国家的“疮疽”之患,写了一系列诗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藩镇割据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唐朝廷调集军队讨伐泽潞叛镇刘稹,李商隐在《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这首诗中,热烈歌颂了这场平叛战争:“将军大旆扫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早勤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缚汉庭中。” ①诗中斥指妄图割据世袭的刘稹为“狂童”,说他正像在沸鼎中挣扎的鱼,在危枝上筑巢的鸟,形象地揭示出叛乱者必将迅速覆亡的命运。在另一首寓言式的小诗《赋得鸡》中,李商隐则把割据者比作一群贪婪好斗、不愿报晓的鸡,揭露了割据势力贪婪利己的特点。而《井络》一诗更对妄图恃险割据的“奸雄”辈提出了严厉的警告,揭示其必然灭亡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割据势力的极端憎恶。前人评此诗曰:“足夺奸雄之魄,而冷其觊觎之心。”②足见其诗思致深刻、笔意冷隽了。另外几首反映藩镇割据问题的诗,如《随师东》、《韩碑》等则把讨伐战争的成败和朝廷政治的得失紧密联系起来,展示了更为深广的内涵。
李商隐在反映藩镇割据的同时,他的诗笔还触及到社会的另一“疮疽”——宦官乱政。
宦官擅权,是唐代后期政治腐败的突出标志和重要原因。甘露之变,集中体现了皇帝、朝官与宦官之间的尖锐矛盾。这次重大的政治变故给李商隐以极为强烈的震撼。事变之后,他写了一系列抨击宦官乱政的诗篇。《有感二首》集中反映了这一重大政治事件。诗中直斥宦官为“凶徒”,愤怒地揭露了他们劫持皇帝,株连朝臣,制造大规模流血惨剧的暴行,描绘出事变期间长安内外,朝廷上下一片恐怖的气氛,为这场变乱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鬼箫分朝部,军烽照上都”③,可见他对大批朝官的被害,对作为京都的长安到处是刀光剑影,感到无比沉痛。第二首的最后两句“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④,就是表示这一忧伤的。诗人不仅生动地描写出流血干门的事变气氛,还进一步点出在宦官更加猖厥的形势下,皇帝如同傀儡的悲剧。当时宦官凶焰正炽,“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⑤朝廷上下慑于宦官的淫威,很少有人敢于申张正义。李商隐却敢于写诗对宦官的暴行进行揭露抨击,这是要付出极大的勇气的。《重有感》是李商隐从另一个侧面抒发自己忧愤之情的作品。全诗既表现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对宦官势力的憎恨,也蕴含着对坐视朝廷危机不加救援的藩镇的强烈不满。他的另一首《曲江》着重抒写了他对甘露之变的深刻感受和对唐王朝命运的深切忧虑。
李商隐对宦官黑暗势力的憎恨,还倾注在酬赠、哭吊刘蕡的一系列诗篇中。当李商隐得知刘蕡被贬至柳州去当司户参军的小官(实际等于流放)时,李商隐怀着高度的敬意写下了《赠刘司户蕡》一诗。“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墙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风巢西隔九重门。”⑥诗中,表达了对迫害刘蕡的宦官势力的愤激抗议。诗中首联的写景寓有比兴象征,渗透着诗人对黑暗政局的强烈感受。写这首诗的第二年,刘蕡客死他乡。听到噩耗,李商隐连写了《哭刘蕡》、《哭刘司户二首》、《哭刘司户蕡》四首诗哭吊。这四首诗不但直接表现了刘蕡的高风亮节,也可以看出和刘蕡有着共鸣的诗人的忧思。通过这五首诗,我们不仅看到李商隐对刘蕡的政治态度,更看到诗人为唐王朝的残破混乱而痛心疾首。
对朋党之争愤慨的抒发是李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高考物理(四川卷).doc
-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材习题解答.pdf
- 专题14 世界区域地理-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VIP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9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从优秀走向卓越——高中阶段的优生培养策略课件高中尖子生培养主题班会.pptx VIP
- 北京市清华大学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8三相电路.ppt
- 自注意力机制.pptx VIP
- PGT-25-PLUS-燃气轮机结构介绍-图文.ppt.pptx
- 电路分析基础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7 5-7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