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记》百年文学研究述评.doc
《史記》百年文學研究述評
作者:曹晉 [2001-7-15 8:03:16]
????自漢至清,《史記》的研究專著達101部,單篇論文1435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韻訓詁、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讀法、評注等領域,方法是抄攝材料,排比引證,基本是微觀的甲說乙說的「文獻」研究。從文學研究來看,因時代文化環境與研究者知識場域的局限,近代以前的學者多側重於感性的直觀式評點的單篇讀感,缺少具有綜合性、邏輯性的宏觀義理闡釋和文、史兼顧的文學本體論分析。20世紀以來,司馬遷與《史記》的學術研究隊伍日益壯大(註:關於司馬遷和《史記》的研究狀況,肖黎、張大可、俞樟華、張新科等學者已在80年代初期就有所論述,但由於其論述的時段側重建國至80年代的綜合性述評,故在研究的時間與論述的內容上不能涵蓋百年來《史記》的文學研究,但本文也得到上述諸家的啟示。),學者除了對司馬遷生年、生平、家世(註:關於他的生年,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其一是張守節、王國維等持論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其二是司馬貞、??桑原騭藏、李長之、郭沫若等主張的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1916年,王國維發表《太史公系年考略》,1923年又發表《太史公行年考》,收入《觀堂集林》卷十一,第一個將司馬遷的生卒年與生平經歷的考證結果公諸於世,他認定司馬遷生於景帝中元五年,即公元前??145年。鄭鶴聲《司馬遷年譜》以王氏論著為藍本,有所補充和增訂,還附《司馬氏世系表》、《尚書傳授世系表》、《司馬遷遊歷區域表》、《司馬遷交遊表》。王氏對司馬遷卒年的論斷:其卒年「絕不可考,……然視為與武帝相終始,當無大誤」,已獲得學界認同。而司馬遷生年的另一主張最早則由日本學者桑原騭藏提出,1922年《東洋文明史論叢》刊發了他的《關於司馬遷生年之一新說》的論文,該文由周德永譯成中文,刊發在《中國公論》1942年5月7卷2期第95到98頁,??其文認為司馬遷生於武帝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此說在李長之1948??年出版的《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一書得到伸證。另外,張惟驤《太史公疑年考》提出司馬遷生於武帝元光六年壬子(前129年)說,此說出自臆斷,??不足討論。還有張鵬一著《太史公年譜》,對司馬遷生平系年有較細緻的考索。司馬遷的卒年尚無確切文獻可證明,大抵與漢武帝相終始。司馬遷出生在一個世代相傳的史官家庭,十歲誦古文(籀文),曾向前輩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又向董仲舒學習公羊《春秋》,打下了儒家的思想基礎。他的父親司馬談,做過三十多年的太史令,學問極為淵博,他以道家觀點所寫的富有學術和政治意義的論文《論六家要旨》,批判了儒、墨、名、法和陰陽五行家,而充分肯定了道家。《史記》中對諸子的評價,受此影響甚大。司馬談於元封元年(前110年)病故,??臨終受命司馬遷要做第二個孔子,寫第二部《春秋》。司馬遷矢志繼承其父命,孔子那豐足的溫潤人情和博雅風度,以及「六藝」等優秀的文化遺產的光芒無不陶醉並照耀著司馬遷明澈的心靈,激發著他卓越的學養和才情,父親的叮嚀也時時鞭策著他上進。同時,統一而強盛的漢帝國聲威與文化氛圍也為他提供了寫作通史的條件。)和《史記》的名稱、斷限、體制、取材、篇章殘缺與補竄、義例等具體問題的考證之外,更加擴展了《史記》的綜合集成研究。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進化論影響了一個世紀的學者,他們以文獻為本,汲取本土考古學成果,結合西方史學學理與方法,考證精嚴,論斷謹慎,邏輯分析嚴密,極大地推動了大陸《史記》從「史料學」到「《史記》學」的進展,突破性成果較多。例如王國維首用甲骨文、金文證明《史記》記載的三代歷史為可信,從王國維與郭沫若同用漢簡考證司馬遷的生年到陳直的《史記新證》,都可看出考古文獻得到了極大利用。而這一百年的考據研究主要集中於司馬遷的行年、《史記》疑案、馬班異同考論、《史記》與公羊學、《史記》三家注等領域。學者借鑒西方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的學理,又帶動了司馬遷人格與社會、民族、民俗思想的更進一層研究,而《史記》的文學研究仍是百年來的重頭戲。????????????????????????一????五六十年代的報紙展開過「《史記》的文學成就的評價」和「《史記》藝術力量的根源」問題的討論(註:如《解放日報》1959年4月4日和5月9日分別載陳詠@①的《〈史記〉文學成就的評價問題》和山鷹《應該怎樣評價〈史記〉的文學成就》,《光明日報》1960年3月13??日載慕義《〈史記〉藝術力量的根源》;《陝西日報》1958年11月9??日載杜甫若《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同報1961年7月29??日載伊凡《偉大的文史學家司馬遷》,可見時人還是把《史記》的文、史成就並重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 VIP
- 碳排放监测员职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pptx VIP
- 碳排放监测员(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df VIP
- BactAlert 3D 240 型自动血培养分析仪仪器操作规程 (一) 检测原理.pdf VIP
- 35KV电抗器试验报告.doc VIP
- DG_TJ08-2401-2022:桥梁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二章 第四节 光的反射.pptx VIP
- 道路施工技术交底大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