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济学十番大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十番大原理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的词源 稀缺性(scarcity) 本 章 结 构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 结论 本章主要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问 关 键 概 念 稀缺性 关 键 概 念 市场势力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 economy oikonomos 管理一个 家庭 的人 经济与 的相似之处 都面临着许多决策 如何分配稀缺资源 经济学(Economics)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买方与卖方如何交易 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 经济学 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结论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学生的时间分配 家庭收入的分配 社会范畴的资源分配问题 效率与平等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效率(efficiency) 平等(equality) 机会成本 利益 成本 上大学的决策 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 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 激励(incentive) 价格形成供求激励 政策的激励效果 贸易引发竞争 国家间竞争的效果 贸易的好处 counterpart partner win-lose win-win 市场经济为什么能成功?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 “看不见的手” 政府阻止价格自发调整的恶果 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 政府制定制度以保障市场秩序 产权(property rights) 市场结果 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 市场并非是全能的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外部性 市场 势力 市场结果 市场不能保证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 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 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 市场结果 政府也并非完美 各国生活水平差异惊人 生活水平差距大的原因 生产率(productivity)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通货膨胀(inflation) 低通胀是各国的经济政策目标之一 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 货币量的增长 时,物价上升 货币量增 加刺激支 出增长, 从而导致 高需求 需求增加 企业提高 物价,同时 增加生产 的货物与 服务的数量 物价提高 企业增加 雇用劳动 力数量, 意味着更 少的失业 失业减少 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业的短期权衡取舍 权衡在经济周期分析中起关键作用 运用政策工具调节二者的关系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财政政策 业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学十大原理回顾 题作一初步了解 经济学 效率 平等 机会成本 理性人 边际变动 激励 市场经济 产权 市场失灵 外部性 生产率 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Every individual ... neither inten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 nor knows how much he is promoting it. ...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Nor is it always the worse for the society that it was no part of it.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the society more

文档评论(0)

181****7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