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向往与起 点
一九三 年六月二十八 日上午,上海北火车站人声鼎
沸 ,嘈杂拥挤 。在火车 的吼叫声 中,在激涌的人流 中,有
一支引人注 目的队伍 “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成
员共有 四男三女 ,男团员是 :李梦生 、陈悟 、黄越 、冯冰
魂 ;女 团员是 :胡素娟 、崔小琼 、秋舫 。他们手执步行 团
三角小旗 ,在欢送声中,沿沪杭线出发了。
第 二天 ,上海 《申报 》 以 《昨 日亚细亚步行 团出发
记 》为题 ,作 了报道:
“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七位男女壮士 ,于昨晨九
时,集 中北站 ,身负行装毛毯杂粮水壶油布背囊指南针等另
物 ,各重三十磅 ,一律着黄 呢童子军服 ,头戴 白色铜盆帽
他们预定的第一期行程是:从上海出发 ,经杭州、宁
波、温州、福州 、福清、莆仙、厦门、漳州、汕头、广州、
海南 岛、越南 、泰 国、马来半 岛、新加坡 ;第二期行程
是 :从新加坡乘船至缅甸,经印度 、阿富汗 、伊 朗、阿拉
伯等国,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第三期行程是 :从伊斯
坦布尔出发,入我国新疆、西藏 ,经青海 、西康 、四川、
甘肃 、陕西,返 回上海 。
步行团出发前的经费,是 由团员们平均负担 ;出发后
的经费,就向社会各界人士募集 。步行团的 目的是 :锻炼
体魄,调查各地文化 、教育、风俗 、古迹 ,以及各 国的经
济建设情况和华侨在 国外的生活状况。
“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的消息,立即
引起了在南京四牌楼 “快活岭”西餐馆工作 的一个身高一
米七二 ,体格健壮 的青年 的注意,只见他放下 《申报 》,一
拍大腿 ,跃然而起 ,告别 了朝 夕相处 的师傅们 ,一 阵风似地
冲 出门去 。他这种反常的举动 ,一时使大伙 目瞪 口呆,不
知所 以。有个师傅说 : “他是不是疯 了,刚才好端端地坐
在那里看报 ,怎么一下子要离开我们呢?”一个伙计拣起
地上的 《申报》,指着 “昨天亚细亚步行团出发记 ”这条
报道说 : “莫非想跟他们一起 出国?” “啊 他 想 出国!”
当这些师傅们还在喋喋不休 的时候 ,这位青年 已经搭上 了
南京开往上海 的快车。
这位跃然而起 的青年 ,就是潘德 明。
列车在飞奔 ,车轮在旋转 ,潘德 明记忆的翅膀也在不
停地飞翔 。随着列车发出的节拍 ,回忆象一团扯不完的丝
线把他拉到了童稚 的时代:
一九 八年 ,他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裁缝 的家里 。艰
苦 的生活 ,是他最好 的老师 。他在学校里 ,是个刻苦用功 的
学生,而且十分爱好体育运动 ,他梦寐 以求,有朝一 日能
在 比赛场上夺得冠军 。每年暑假 ,他都要到莫干 山旅行 ,
以增强耐力 ,锻炼意志 。在海拔七百八十米的山丘上,处
处留下了他那矫健 的足迹 。他 曾听说莫干 山上的剑池是春
秋时期吴 国干将 、莫邪夫妇铸剑 的地方 ,就特别神往 ,总
想哪一天能找到一把他们遗 留下来 的寒光 闪闪的宝剑 。身
背宝剑 ,走遍天下,这真是太美啦 !随着岁月的流逝 ,少
年潘德 明毕竟没有找到干将莫邪 的宝剑 ,但要走遍天下的
思却一直没有消逝 。
作为一个 中学生 ,潘德 明一方面孜孜不倦地钻研外
语 ;一方面如饥似渴地 阅读 中外地理书籍和世界各 国探险
家的著作 。他幻想着有一天能周游世界 。由于家境贫寒 ,
他没有读完 中学 。他却给 自己定下 了两个 出国旅行 的条
件 :一要有缝衣服 的手艺 ;二要有一定的烹饪技术 。有此
两条 ,即使身无分文,也能生存下去 。……
列车嘎然而止 ,打断了潘德 明的回忆 。当周 围的旅客
争先恐后地挤 出车厢时,他才觉察:上海到了。潘德明急
忙 回到家里 ,向父母谈 了他 的向往 。开通 的父母支持他这
个志愿 。
转天,潘德明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黄警顽先生的办公
室 , 自我介绍说 : “我 叫潘德 明,多年来 ,我有一个志
愿 ,想周游世界。昨天我见到 由李梦生先生组成的 ‘中国
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的消息,很想求先生介绍,
随 团游历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