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南海公司”“安然公司”解析公司舞弊.docVIP

从“南海公司”“安然公司”解析公司舞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南海公司”“安然公司”解析公司舞弊

从“南海公司”和“安然公司”解析公司舞弊 摘要:当前困扰会计界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信息失真,同时,又有社会制度、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该问题显得更加棘手。若仅将公司舞弊行为的发生责任归咎于注册会计师实在有失“客观公允”原则。只有将会计舞弊这种现象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南海公司”;“安然公司”;公司舞弊;制度   一、会计舞弊的广泛深刻性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资本市场危机是17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事件,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对市场投机行为和公司丑闻做了最好的注解。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又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件,诸如,山登公司、阳光电器、废品管理、朗讯科技等。2001年11月,美国能源安然公司的问题暴露,这一丑闻随后被界内称为“安然事件”。随后美国的上市公司又接连爆发了一连串极具震撼力的公司丑闻:世界通信、时代华纳、默克制药、英克隆、阿德尔菲娅及施乐等舞弊事件。就连微软、思科、波音以及通用电器之类的大牌跨国公司也不放过这个机会,来凑凑热闹。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也相继爆发了一系列的公司丑闻,从“老三案”——深圳原野事件、北京长城机电事件及海南中水国际事件到“新三案”——琼民源案件、红光股份案件以及东方锅炉案件,还有近几年发生的“银广夏”、“麦克特”、“郑佰文”、“东方电子”、“liming股份”、“纵横国际”、“蓝田股份”、“渝钛白”、“通化金马”以及“海王生物”等一系列事件。   不难发现,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内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不管存续历史达百年的企业还是刚刚注册上市的企业,无不存在公司舞弊的问题。   二、从“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看政府监管与公司舞弊   “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英国政府对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到了1718年,英国国家债务总额累积达到了3 100万英镑。为了迅速筹集还债资金,不堪重负的英国政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卖给公众。它就造势,说他们在这个地区发现了金矿、银矿、香料之类的东西,是如何如何赚钱等等。随后,股价猛涨,在政府的默许下,公司管理层为南海公司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很快,人们开始相信了,南海公司海市蜃楼般的利润前景,英国公众超乎寻常的狂热瞬间被唤起。接下来,公众开始想方设法寻找第二家、第三家南海公司,一时间,类南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从1720年1月份到6月份期间设立的类似公司达161家。由于这些类南海公司的设立,极大地冲击了“南海公司”股东的利益,其中包括了许多英国议会议员,甚至还有当时的国王乔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英国议会于1720年6月11日,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严格限制股份公司的申请,同时还取消了业已授予一些公司的特许权。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挽救“南海公司”,1720年金融恐慌,最终也波及到了“南海公司”。   三、政府要员以及利益相关者与“安然公司”舞弊   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最初名为北部天然气公司,后更名为“安然”(Enron)。《财富》杂志自1996年到2001年,连续六年将安然公司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2000年“安然公司”更被该杂志评为“全美100最佳雇主”。此时此刻的“安然公司”可以说是迈入了其事业的巅峰。然而,到了2001下半年,形势却急转直下。8月,被《时代》杂志评为2002年度三位风云人物之一的”安然公司”发展部副总裁雪伦·沃特金丝写了一封致时任“安然公司”董事长肯尼斯·莱的揭发“安然公司”财务舞弊的匿名信。9月,迫于安达信的巨大压力,加上“9·11”对美国股市的致命冲击,“安然公司”进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10月,“安然公司”突然传出接近6亿美元亏损的季度财务报告,届时,“安然公司”股东权益缩水三分之一,七成以上的利润系虚构,结果,标准普尔和穆迪斯将“安然公司”的资信降为垃圾类。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调查,“安然公司”被迫承做了假账。11月,“安然公司”股票一天之内暴跌,创下纽约股票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有史以来单日下跌幅度之最。12月,“安然公司”正式向纽约一家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宗的破产申请纪录。2002年1月19日,美国司法部开始对“安然公司”展开全面的刑事调查。截至2003年3月8日,在破产法院委派的审查官尼尔·贝特森提交的长达2 100多页最新调查报告中显示,“安然公司”在2000年末通过SPE隐瞒负债高达110多亿美元。   更为震惊的是,2002年15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公布了一系列具有轰动性的卷宗档案,其中的不少信件显示,布什总统在担任得州州长期间与安然前总裁肯

文档评论(0)

189****8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