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诉豪森、上海医工院专利侵权纠纷.docxVIP

礼来诉豪森、上海医工院专利侵权纠纷.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6)沪高民三(知)终字第1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伊莱利利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住所地美利坚合众国印第安那州46285,印第安那波利斯莉莉公司中心(Lilly Corporate Center Indianapolis, Indiana 46285 USA)。 授权代表韦劳伦(Lawrence T. Welch),助理首席专利律师。 委托代理人艾宏,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林柏楠,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法定代表人郑道中,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王惠香,上海市一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岑均达,男,汉族,1964年6月18日出生,住上海市虹口区凉城路465弄25号501室。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法定代表人朱宝泉,院长。 上诉人伊莱利利公司因专利侵权纠纷一案,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2)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3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9月7日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伊莱利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艾宏、林柏楠,被上诉人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森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惠香、岑均达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进行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 1991年4月24日,利利工业公司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名称为“制备一种噻吩并苯并二氮杂化合物的方法”发明专利,1995年2月19日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为Z7(该专利以下简称91专利)。1998年3月17日,利利工业公司将该专利权转让给伊莱利利有限公司。2002年4月28日,伊莱利利有限公司又将该专利权转让给原告。 91专利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一种制备2-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4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或其酸加成盐的方法,以下简称式(Ⅰ)化合物 所述方法包括: (a)使N-甲基哌嗪与下式的化合物反应, 以下简称式(Ⅱ)化合物 式中Q是一个可以脱落的基团,或 (b)使下式的化合物进行闭环反应 以下简称式(Ⅲ)化合物 1996年3月22日,原告和利利工业公司共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2-甲基-噻吩并苯并二氮杂的结晶形式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2001年1月13日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为Z5(该专利以下简称96专利)。2002年7月10日,原告和利利工业公司将该专利的专利权人变更为原告。 2001年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豪森公司和医工院奥氮平及奥氮平片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奥氮平的类别为四类、剂型为原料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奥氮平片(商品名:欧兰宁)的类别为四类、剂型为片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2002年2月18日,原告向被告豪森公司发出警告信,告知其从事制备、临床试用奥氮平以及申报新药证书的行为侵犯原告的两项发明专利权,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同年5月15日,原告以两被告已完成侵犯原告两项发明专利权的准备工作,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新药奥氮平生产和销售许可为由,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并提供2万美元担保。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遂作出(2002)沪二中民(保)字第5号民事裁定,责令两被告停止生产和销售奥氮平原料药和片剂。2002年6月26日,原告以两被告构成专利侵权为由提起本案诉讼。 2003年8月29日,法院委托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以下简称知产事务中心)就本案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鉴定。知产事务中心接受委托后,确定五位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期间,法院通过知产事务中心委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对被告豪森公司的奥氮平原料药和片剂进行X-射线衍射检测,检测项目为晶面间距和相对强度测试。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出具了衍射图和衍射数据。 2004年10月21日,知产事务中心出具了国科知鉴字[2004]37号《技术鉴定报告书》,鉴定结论为:1.被告豪森公司的奥氮平原料药的生产方法未覆盖91专利权利要求1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2.被告豪森公司的奥氮平原料药结晶形式覆盖了96专利权利要求1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3.仅根据现有鉴定材料和现有检测结果,尚难以判断被告豪森公司奥氮平片剂是否覆盖96专利权利要求7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4.被告豪森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