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休 克说 (shock).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 克说 (shock)

休 克 (shock) 主要内容 概念 分类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急救原则和治疗措施 休克的概念 休克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器官灌注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休克的分类 (一)按病因分: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急性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及产科出血等) 创伤性休克(严重创伤、骨折、挤压伤、大手术及多发性损伤) 烧伤性休克(烧伤引起大量血浆丢失)、 失液性休克(大量呕吐、腹泻、出汗、肠瘘等) 直接导致循环血量的减少。 休克的分类 按病因分: 1.感染性休克: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微循环障碍,以内毒素、格兰阴性杆菌为主。 常见于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肠梗阻、胃肠穿孔、急性弥漫性福浓烟、中毒性菌痢等疾病。 休克的分类 2.心源性休克:心脏排血功能下降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脏手术后、重症心肌炎、感染引起的心肌抑制。 3.过敏性休克:生物制品、药物、动植物性致敏原导致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 休克的分类 4.神经源性休克:外伤、剧痛、脊髓损伤、麻醉意外导致动脉阻力调节功能障碍,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5.内分泌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衰竭、糖皮质激素依赖等。 (二)按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类: ①血容量减少 (血容量绝对不足) 低血容量性休克 由失血、失液、烧伤等引 起的血容量急剧减少 静脉回流减少 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交感神经+ 外周血管收缩 组织灌注减少 ②血管容量扩大 (血容量相对不足) 血管源性休克 感染、过敏、强烈的神经刺 激引起的血管床容积增大 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回心血量减少组织灌注减少 (三)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1.高排低阻型休克 特点是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高,血压稍降低,脉压可增大,皮肤血管扩张或动-静脉短路,血流增多皮肤温度升高,又称暖休克 2.低排高阻型休克 特点是心输出量降低,总外周阻力增高,血压降低可不明显,但脉压明显缩小,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又称为冷休克。 3.低排低阻型休克 特点是心输出量降低,总外周阻力也降低,故血压降低明显,实际是失代偿的表现。 发病机制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微循环障碍 酸中毒 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 重要内脏器官的损害 (一)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心排血量下降→心源性休克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血容量减少30%~40% →失血性(低血容量性) 组织细胞低灌注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床容积增加 毒素、过敏(5-HT、组胺) →小血管平滑肌麻痹 神经反射→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受抑制→小血管扩张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伤员死于休克,各家学说均认为休克是: 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急性循环紊乱 →血压下降 小动脉扩张 关注的重点是血压, 应用肾上腺素 (二)微循环障碍 20世纪60年代,Lillehei提出了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认为,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