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核黄疸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核黄疸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核黄疸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2012-07-24 主持人:护士长 A 参加人员:主管护师 护 师 护 士 病例简介: 床号:7床 姓名:XX之子 年龄:4天 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核黄疸 病例特点: 患儿22号晚始出现不吃少哭身体凉,无口吐泡沫、无气促呼吸困难,入院后多次出现角 弓反张、频繁恶心无呕吐。 男性,孕39周余,孕母有孕高症病史,子痫前期重度,行剖宫产术产出,生后Apgar评分 10分、体重3200g,生后2天出现黄疸。 体检:T35.1℃ P120次/分 呼吸30次/分 头面部黄染,前囟饱满,口周青紫肢端紫绀, 生理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98 N78.2 L15.8 末梢血糖30.3mg/dl 血型:RH+ O型血 总胆红素613umol/L 颅脑CT示大片低密度区 入院后治疗:保暖、吸氧、止惊、补充能量、抗感染、降低颅内压。 讨论记录: 护士B: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产期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严重者出生后12 h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在新生儿早期死亡,或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 胆红素脑病 是指血清胆红素>342umol/L,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黄疸。患儿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减退、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等。 A:请评估一下患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护士C: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恶心呕吐有关; 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 意识形态改变:与脑缺血缺氧、低血糖、核黄疸有关; 潜在的并发症:脑水肿 脑瘫 A:针对目前的护理问题应采取那些相关护理干预 护士D: 1、加强呼吸道管理: 首先根据窒息情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时动作轻柔,如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立即拍打足底托背刺激呼吸,及时报告医生。 2、迅速纠正缺氧 一般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严重时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保持血氧饱和度(SPO2)在90%-95%之间,氧分压(PaO2)在6.65-9.31kPa(50-7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5.3kPa(40mmHg)以下,持续吸氧一般不超过3天。一般足月儿的氧流量为0.5-1.0L/min,氧浓度为30%~40%,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氧流量为0.3-0.5L/min ,氧浓度为25%~30%为宜。 3、注意保暖: 可将患儿置暖箱中保暖,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要注意箱内温湿度,避免患儿出现胃出血、机体脱水及皮肤干燥。调节箱温30℃-32℃之间,相对湿度50%-60%,室温应控制在22℃-24℃,不宜有对流风,一切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尽量减少打开箱窗。 4、采用正确卧位置患儿于中枕卧位,将头肩部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不要随意搬动头部。 护士E:密切观察病情: 1、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 2、大小便观察 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 胆红素排出。 3、观察皮肤 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4、颅内高压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内高压的主要表现为前囟紧张、隆起,颅缝增宽,患儿嗜睡,易激惹,喷射性呕吐,脑性尖叫,肌张力增高后降低,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甚至抽搐昏迷。应及时应用脱水剂,静脉注射甘露醇时,要防止药液外渗。 5、惊厥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如患儿出现惊厥症状应立即止惊,避免频繁抽搐加重脑细胞损伤,同时注意保护患儿避免受伤。 A:如何预防感染 护士F: 1、建立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戴口罩 ,避免交叉感染。每日用紫外线循环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地面及床头桌、椅用含氯消毒液擦洗1次/d,新生儿的用物要单独使用。 暖箱每日用清水擦拭机箱内外,一周更换终末消毒。 2、皮肤护理 脐部每日检查,涂75%酒精,保持局部干燥,有脓性分泌物用3%过氧化氢清洗,然后涂2%碘酊。 注意臀部护理,可在皮肤皱褶处及臀部涂上紫草油膏,并应勤换尿布,避免红臀的发生。 A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