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色谱用键合固定相的新制备方法冷等离子体法
表4 残 留 吸 附— 拖 尾 因 子 结果表明TFE冷等离子体键
合钝化效果更佳。
结 果 与 讨 论
一()冷等离子体键合相热稳
定性较热键合者更强一些。特别是
它具有抗水解性,这一点在酯化型
键合相中是异常的。这可能反映冷
等离子体引起键合膜的交联,形成一种新型的交联键合膜。经红外光谱分析,初步也证实为
交联化合物。这种冷等难子体键合相能用于直接分析水样。有利于水质污染分析。
二()F E冷等离子体键合相对含氧化物的保留与Ar冷等离子体键合相相同。但对卤
代化合物、苯以及硝基乙烷等却具更强的选择性。这是否是TFE参与了键合反应的一种信
息,尚待进一步考察。键合相的极性明显的低于未键合的PEG-20M。
三()为提高固定相稳定性,交联键合相是当前研究的热门。冷等离子体具有诱发交联的
功能;而且选择操作参数还有可能调节适当的交联度,调节键合相的选择性,从而获得性能
回异的键合相。所以,用冷等离子体技术研制键合相是大有开发前途的。
致谢:冷等集子体键合相系本所冷等离子体化学研究组施逸、周坤 曹伟民、林春容等同志研制品。而本实验
的稳定性考察还有王晋焜、佘建文等同志参加。一并致谢。
参 考 文 献
[1]C.R.Hastings,J.M.Augl,S.Kapila,W.A.Aue,J.Chromatogr.,87,49(1973).
[2]施逸、周坤粦、曹伟民、林春容,色谱,2(6),324(1985).
收(稿日期:1985年6月25日)
色谱 用键合固定相 的新制备方法
——冷 等 离 子 体 法
施 逸 周坤粦 曹伟民 林春容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提〔要〕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建立了色谱键合固定相的新制备方法。考察了不同的处理条件,得到了满意
的结果。用新方法制得的键合固定相的色谱分离能力 对(六种一元醇的混合物而言)与常规方法制得的键合固定
相相当。新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节约时间和化学试剂的优点。
键合固定相是色谱领域内历史短而相当活跃的课题。自1981年Yamamoto等人[1]首次报
道用氩冷等离子体处理色谱填料,改善了色谱性能以来,又有一些研究者相继发表了这方面
的工作和制备 “改性载体”的报告1〔-6〕。鉴于传统化学方法制备色谱键合固定相的弱点
7〔-〕,考虑到冷等离子体出色的引发反应和表面处理能力9〔〕,我们从1981年起,开展了用冷
等离子体制备色谱用键合固定相的研究。
制 备 部 分
制备装置如图1。由反应器、高频电源、真空系统和充气系统组成。反应器为 75 600
毫米的石英管,配置有放电电极和盛样品的转鼓或平盘。电源为改装的GP-06DL3型高频
等离子发生器,频率152MHZ,功率
0-600瓦。真空系统由K-150扩散泵
和2X-2机械泵热偶真空计等组成。
以及充气系统用玻璃吹制,可定比、
定量充入混合或单一气体。
载体为DG-6低比表面多孔硅
珠。经酸洗、中和及水洗后使用 。
固定液为PEG-20M 氩气纯度
99,99%,四氟乙烯纯度>9%。
制备程序:将浸渍好固定液的载
体放入反应器中,按预先选定的工作
条件进行抽空、通工作气、辉光放电实
现等离子体键合反应,冷却取出,甲醇
抽提,洗涤40-48小时,装柱,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大学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大班课件《有趣的盐》.pptx VIP
- DB51T 3239-20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交换规范.pdf VIP
- 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重点标准.doc VIP
- 2024年全国考点PET口语真题汇总(1-12月).pdf VIP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VIP
- 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ppt
-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员工幸福感-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0003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