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土地临适宜性评价方法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地形条件 地形对区域内水热状况的再分配和土地物质的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土壤与植被的发育。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改良与土地开发等的经济效益。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土壤条件 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他生长条件的能力,土地自然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是土地资源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土壤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体构型、障碍层、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pH和盐分状况等。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水文与水文地质状况 水文主要指地表水状况,是影响土地资源质量与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在干旱、半干旱、盐碱化和沼泽化地区,灌溉防洪排水等水文条件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起到某种决定性的作用。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指地下水状况,它影响土壤性状和土壤改良的可能性与难易程度,地下水位的高低和矿化度大小是导致土壤是否会沼泽化和盐碱化的决定因素。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环境质量状况 农田环境污染状况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适宜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和明显,它不仅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水平。农田环境质量是当前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必须考虑的因素。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区域内的灌溉、排水等水利条件,沟、渠、路、林、井、电等田间工程配套情况,机械化水平以及作物布局、品种、轮作制度、复种指数等因素。农业生产条件对土地利用状况及其产量和效益有重要影响。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反映土地与城市、集镇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与行政、经济中心的相关位置,与河流、主要交通道路的相对关系。对于农用地来说,地理位置是决定土地利用方向、集约利用程度和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并对农业生性和产品疏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2参评因素选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素选取原则: ①影响性原则,即选取的参评因素对土地生产力有比较大的影响; ②空间变异性原则,即选取的参评因素的性状指标在评价区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③稳定性和可获取性原则,即选取的参评因素的性状指标时间上相对稳定,指标数据能够获取得到。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2参评因素选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参评因素选取方法 定性方法,如特尔菲调查分析法(Delphy法); 定量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回归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等; 或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2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与分值量化 4.2.1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因素决定着作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生命活力,对于作物的整个生命过程来说通常用≥10℃积温即活动积温作为气温条件的衡量指标,以此来考察热量条件对作物是否适宜。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2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与分值量化 4.2.1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 气候条件 降水因素通常用年降雨量、湿润度或干燥度指标衡量。湿润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之比,湿润度1.0,为湿润,种植旱作物稳定;湿润度0.6-1.0,为半湿润,种植旱作物基本稳定;湿润度0.3-0.6,为半干旱地区,旱作物不稳定;湿润度0.3,为干旱,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干燥度为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干燥度1.0,为湿润;干燥度1.00-1.29为半湿润;干燥度1.30-1.49为半干旱;干燥度1.5为干旱。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2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与分值量化 4.2.1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 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一般通过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侵蚀程度等来衡量。 地貌类型分级参考标准 地形坡度分级参考标准 土壤侵蚀程度一般以侵蚀模数为主要指标,并结合地面景观和生境条件如植被覆盖度、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第十一章并优发控制.ppt
- c语言课件知第8章.ppt
- dini电子分水平仪校正.ppt
- 八年级生物传染可病及其预防3.ppt
- 八年级生对物酵母菌和霉菌.ppt
- dna分子来结构和复制.ppt
- dna复制吧和蛋白质合成.ppt
- 安全文化平与安全.ppt
- 氨氮在线浩分析仪概述.ppt
- 必修2dn三a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t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