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囚绿记 陆 蠡 一、解题 本文题为“囚绿记”,你从中可以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初感课文 1.纠正字词。 2. 标出段落序号。 3.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 1.划一划 请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分划出各部分内容并简要概括。 2.读一读 找出并朗读表现作者对常春藤喜爱的句子或段落。 3.写一写 试品味一下上述的语句。将分析内容写在草稿本上。 四、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 写绿的最大特点:赋物以情,将绿(常春藤)人格化。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爱着绿,便有了“囚绿”的行为。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 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且永不屈服于黑暗,这触动了作者的心灵,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并“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四、合作探究 2.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生平 陆蠡(1908一1942),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巴金回忆他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陆蠡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他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好害。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陆蠡以散文集《海星》步入文坛,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继处女作《海 星》于1936年8月问世后,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编入《文学丛刊》第五集;1940年8月, 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列为《文学丛刊》第六集。 2.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写作方法:借物抒情 表现手法:象征 五、拓展练习 练一练 请借鉴《囚绿记》赋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写一个借物抒情的片段。 六、课堂小结 1.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运用本文赋物以情、借景抒情的写法。 3.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