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舞蹈通史》 填空题: 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 《三海经》 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 天神  。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 角抵戏 ,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  时代,  长安、洛阳  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  铜雀伎   ”。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 即今朝鲜乐舞, 《软舞》 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 《剑器舞》 。 11.宋代常用 吸收和发扬的    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 “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 巫舞 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 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 ,以 。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   《六代舞》    。 20. 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 《百戏》 、 《盘鼓舞》 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  《队舞》  ,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 “健舞” 和  “软舞”    。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  《白翎雀》, ,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另有一双人歌舞名 《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25. 是“万人”之长(首领)。是从事乐舞的人。 26. 旋娟、 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表演《萦尘》 《 集羽 》、 《 旋怀 》。 27.从晋到唐代的五六百年间,《 》是历代筵宴乐舞中的保留节目,“ ”生动了描绘了其舞步特征。 28.《胡旋舞》是《健舞”、“软舞”》的俗称。 29. 瓦舍 是宋元时期大城市中商业集中点和娱乐场所。 30. 《队舞》 是宋代宫廷宴乐舞蹈,分《 坐部伎 》和《 立部伎 》两队。 31.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 舂米舞》。 32.《到春来》,又称《 》,用于配合剧中的舞蹈情节。 二、名词解释: 1. 《葛天氏之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古时,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萌发、形成的,其舞蹈动作和歌唱内容也常常是劳动过程的简单再现。为庆祝捕猎胜利、谷物丰收或某一重大活动,人们手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们劳动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和舞蹈的结合,就是最早的歌舞。 2. 3.六代舞:相传为中国古代黄帝、唐、虞、夏、商、周六个时代的祭祀乐舞。又称六乐。它开中国古代雅舞之先河,代表古乐舞的正统。黄帝时代的乐舞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 ,因此这可能是祭祀云的图腾舞 。 4.《巾舞》: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 项庄 剑舞, 项伯 以袖隔之,使不得害 汉高祖 ,且语 项庄 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 汉王 也。今之用巾,盖像 项伯 衣袖之遗式。” 隋 时 牛弘 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 西凉 前奏之。 唐 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5.阿热热 : 纳西族民间歌舞。广泛流行于云南省纳西族人民中。传说:“古时候有个姑娘名叫阿热热,因丢失了领主的羊而被酷刑鞭打,啊热热惨叫声响彻山谷,招来了许多男女奴仆,最后才制止了财主的鞭打,奴仆们烧起了熊熊篝火,唱呀跳呀地祝贺胜利”。 6.《倒喇》:(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和现在流传于内蒙古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