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产品和中国代艺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次贷产品和中国代艺术

次贷产品和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在短短的十年内由盛而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原因就在于:本来只是一种普通商品的大众艺术品,最终却被吹为一种投资产品推进了市场。这就与销售次贷衍生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了,而画商的这种行为也与欺诈没有什么质的差别了! 下载论文网      什么是次贷产品?这是一种金融产品衍生物。银行为了扩大业务,向一些本来不具备购房还贷能力的人发放贷款,帮助他们购房,这是初级业务。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只能说银行发放了一些本不该发的,有风险的贷款,还不能算产品。问题是利欲熏心的银行家们为了规避风险,自作聪明地将这部分贷款做成证券,借助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泡沫,以理财投资的形式将其转售给金融市场,这就形成了第二次业务。如果仅发展到这一步,充其量也就是将风险放大了一两倍而已,问题是一进入金融市场后,华尔街的那些精英们又将其包装成新产品了,以金融衍生品等虚拟形式再度向周围传递,这就形成了第三级、第四级业务,形成了衍生产品。然后通过雷曼兄弟、美林证券、房利美、房地美这些金融巨子向全世界击鼓传花。要确保这些金融衍生产品能够维持下去需要三个条件:一、房地产市场持续地、永久地向上涨;二、房贷者能确保不断供;三、有足够的资金在虚拟市场维持。显然这三点是不能保证的,于是,一旦经济下滑,房贷者断供,流动性收缩,这一切就玩完了。所以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华尔街的百年巨头们轰然倒地,连内裤也输掉了。他们本来想玩人家的,没想到受害的居然首先是自己。这也是很多美国人反对政府救市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不想原谅这些骗子。   什么是当代艺术?我们把那些背离传统艺术手法、风格、精神的作品称为“当代艺术”。因为花样百出,手法各异,所以它没有什么固定标准。它在艺术上缺少参照物,必须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像传统绘画艺术那样形成价值;在商品市场上它也没有价格参照,因此它具备很强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中国的当代艺术始兴于上个世纪末,代表人物有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刘小东等人。他们的作品刚开始是以一种学术的探讨和个性的表达出现在市场上的,因此刚开始的价格大都在几千元至上万元之间。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有洋人对这种他们从没见过的很新鲜的中国艺术好奇并感兴趣。早期的洋人收藏者大多是在中国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交官,大公司代表以及那些喜爱中国艺术的人。他们的收购基本上是出于好奇和爱好,很少带有功利色彩。然而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大幅提高,情况发生变化了。国际炒家们发现这是块可以很好炒作利用的原材料,他们出手了。   于是近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一路飙升,扶摇直上,到2007年底、2008年上半年已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2008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德春拍,刘小东的《战地新十八罗汉缘》拍到6200万港元,曾梵志的《面具系列6号》拍到7635万港元,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3号》拍到4736万港元,这些价格不但高于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价格,甚至还高于中国宋、元、明古代大师的作品价格。这使得中国早期从事当代艺术的画家们都成为身价上亿元的富翁,成为艺术界的偶像。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全国出现了考美热,以至中央美院不得不在足球场上考试,成为世界一大奇观!许多画家和美院的学生们纷纷投入了这一领域。甚至很多大一、大二的美院学生也奋力投入商场为自己的“当代艺术”奋战。以一天画一两幅,甚至三四幅的速度全力“创造”着,然后以每幅一两千元的价格销售给画商们。更有一些不良画商与拍卖行串通勾结,在拍卖市场将这些画拍到五万元、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更高价位。而在画廊里,他们则对价销售,拿出“拍卖纪录”来口吐莲花般地鼓动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以“投资”的方式购入。于是,本来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却变身成了一种投资产品,中国当代艺术的虚火便越烧越旺,其风头之健,已经完全压倒了传统艺术。   然而这时上帝他老人家看不下去了,先是正手给了华尔街那帮精英们一记大耳光:你们怎么捣腾出那么多金融衍生产品来,怎么能从一只臭鸡蛋里孵出一头牛来?!在收回巴掌前顺带的又反手给了中国当代艺术一记小耳光:你们怎么捣腾出那么多艺术来,我老人家都没法看懂嘛。于是,9月17日纽约苏富比秋拍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裤衩被扒了下来,露出了又黑又瘦显然发育不良的小屁股。曾梵志的《面具系列》算是成交价最高的,只拍得108万美元;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8号》成交价万美元;比几个月前几乎缩水了8倍!相当于中石油股价从48元跌到五六元;而刘小东更惨,几个月内从“绩优股”变成了ST,眼看就要摘牌了。一幅米×5米的巨作《男男女女》仅拍到万美元,按平方尺价格算已与市场上普通画家的作品价格没什么差别了。这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崩盘了。   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在短短的十年内由盛而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