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京剧史话
第一节 我 国综合艺术 的典范 京剧
京剧从形成到现在 已有两百多年 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长河
中,京剧汇集和融化 了各地方剧种 的艺术精华 ,博采众长 ,从
而形成 自己独特 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 ,成为我 国近世纪 以来
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性剧种 。
京剧具有我 国戏 曲艺术 的一切特性 。京剧 自我 国戏 曲产生
以来 ,其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的艺术特 点,达到 了完美 的
新 的高度 。它把综合性 寓于虑拟 性和程 式性之 中,从而 使戏
剧 、音乐、舞蹈既统一又有层次地展现 。它 的声是音乐 (唱和
奏 )或音乐化 了的声 (念 ),它 的容是舞蹈 (舞和打 )或舞蹈
化 了的容 (做 )。这两者结合起来 ,再加上舞台美术等其他条
件 ,形成 了丰 富多彩 的艺术形式 ,给予戏剧 内容 以优美动人 的
艺术体现 。因此 ,京剧 的音 乐 ,不仅 以音 乐本 身 的面貌 出现
(如唱腔、伴奏、过场音乐等 ),而且亦作为控制整个舞台节奏
第 2 页
和使语言具有优美 的韵律原则来全盘加 以考虑 的。它基本上可
以分为 四个层次 :即音乐 (唱和奏 )、韵 白 (具有优美 的、乐
音化 的韵律语言)、京 白 (生活用语 )和各种表情声响 (如啊、
呀、哼哈甚至咳嗽之声 ),无不纳入音乐之范畴 。这种把念 白
加 以乐音化 的做法 ,是我 国语言和音乐结合 的集 中体现 ,也是
这两者戏剧化 的产物 ,具有独特而强烈 的民族风格特征 。在这
方面京剧堪称典范 。它又加强 了舞 台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甚至
连打击乐器 的声响,也被乐音化和韵律化 了。例如 ,大锣 的下
行音响,小锣 的上行音响,铙钹 的平行音响,就好 比念 白中的
去 、上 、平三声 ,组合在一起犹如说话似 的,高低错落 ,轻重
有致 。再则 ,音乐在戏 曲中的最大作用 ,莫过于控制整个舞 台
的表演节奏 了。这种节奏 的含义极为广泛 ,它把戏剧语言、动
作 等虚 拟 生 活 中的一切 都包 括在 内。因而 ,无论 是 唱 、做 、
念 、打无不在音乐 的节奏之 中,全有鼓板锣鼓予 以配合 ,给人
以一种音乐 的美感与韵律享受 。在这方面 ,京剧再一次成为楷
模 。
京剧综合艺术 中的 “唱、做 、念 、打 ”, 占第一位 的就是
“唱”。唱不仅是指演唱,实际上是指京剧 中演唱、演奏的整个
音乐部分 。我 国各地方戏 曲的不 同,首先是从声腔 曲调和语音
特 点等方面表现 出来 的。因此 ,唱腔在戏 曲中总 占有首要和重
要 的地位 ,常成为各戏 曲艺术特点的主要标志之一 。
京剧是我 国戏剧 (戏 曲)综合艺术 的一大宝库 ,它 的音乐
丰 富多彩 ,它 的唱腔不仅集 中了西皮 、二黄等多种腔系 (腔调
系统 ),而且各腔系 中的板式多样 ,适应各种戏剧场面和人物
表演 的需要 。而各行 当的曲调 区分又较为 明显 ,行 当中的流派
唱腔众多,因而具有丰 富的艺术表现力 ,从而也确定 了京剧成
为当今我国戏 曲剧种盟主的地位 。
第 3 页
第 二节 京剧 发展 简史
一、徽 班进 京城
清朝 的乾 隆年 间,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文化艺术相应也
得 到 了发展 。特别是 自乾 隆十六年 ( 年 )乾 隆皇 帝 的六
次南巡 ,不仅使南北经济进一步沟通 ,同时也促进 了南北文化
的交流 。例如就在乾 隆皇帝第一次南巡 的这 一年 ,皇太后
寿辰之 日,便有南方戏班进京祝贺 ,当时的演剧盛况是 “自西
华 门至西直 门外高粱桥,每数十步间一戏台”, “南腔北调,各
四方之乐 ,侲童妙伎歌扇舞衫 ,后部未歇 ,前部 己迎 。左顾方
惊,右顾复眩。”后皇太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