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反复品味诗歌的语言;? 2、挖掘意象的内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追求“爱”,“自由”和“美” 1920年,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 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 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一轮诵读 青荇 (xìng) 长篙(gāo) 浮藻(zǎo) 漫溯 (sù) 斑斓 (lán) 笙箫(shēng) 河畔(p?n) 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新格律诗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金柳倒影图 3、青荇招摇图 4、榆阴清潭图 5、撑篙寻梦图 7、夏虫沉默图 1、作别云彩图 6、星辉斑斓图 本诗的艺术特点 音乐美—— 建筑美—— 绘画美—— 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去世,年仅51岁。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更斯结为挚友。 彩虹似的梦的追寻与幻灭 因为徐志摩是纯理想主义者,追求“爱、美、自由”,在剑桥留学期间,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但事与愿违,当时的中国,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社会现实如此残酷,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他苦闷彷徨。 康桥夕阳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及彩虹,正如诗人自由的理想王国,它给了诗人欣慰、兴奋。当回到祖国,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与理想王国做深情告别 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他在伦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他是结过婚的。追求时当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说:我是少女,你是有妇之夫,你得先离婚。徐志摩听后觉得很有希望,于是与1922年赴柏林找张幼仪离婚。因为浪漫的他认为林徽因是爱、美、自由的化身,虽然张幼仪很好,但是没有浪漫气质。他说:我要当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通过很多朋友做张幼仪的工作,最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