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转喻与民族心理视角对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进行对比研究.PDF

从隐转喻与民族心理视角对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进行对比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隐转喻与民族心理视角对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进行对比研究

从隐转喻与民族心理视角对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进行对比研究 廖盼 (湖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006) 摘要: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人类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英汉习语语法独特,数量浩瀚,引起了中外 学者的广泛兴趣。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习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隐转喻与民族 心理视角对英汉身体部位习语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身体部位习语之间隐转喻运作机制的异同 从而指出其背后的民族心理动因。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文化和英汉身体部位习语之间文化联系的 异同,帮助语言学习者树立学习英汉习语的文化意识。使人们在了解英汉两种民族心理的基础上,更好地 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习语、隐转喻、民族心理、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A 正文(正文字号:宋体五号) 1. 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转喻视角以及民族心理视角对比研究英汉身体部位习 语之间隐转喻机制的不同及其背后的文化动因。尽管习语已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 究,但它仍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更为具体地来看,虽然很多学者有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 喻和概念转喻等视角研究习语,但是其涵括的习语范围太广且缺乏系统框架。因此本文试图 以身体部位习语为切入点,利用隐转喻理论系统地分析英汉身体部位习语之间的异同,并从 民族心理视角更为深入地阐释这些异同背后的文化动因,让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更好地熟知 两种语言下的文化背景,提高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2. 正文 我们知道,习语形成和理解背后所蕴含的理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但本文着重从两者的相互作用的机制—隐转喻入手来探讨习语形成和理解背后所蕴含的概 念理据。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个基本工具,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Lakoff and Turner (1989: Introduction)认为对隐喻的描述同样可以应用到转喻上来:两 者在本质上都被认为是概念化的;两者都可以被构建为一种思维模式(自发的,无意识的, 不费力的);两者都是扩展一种语言资源的方式且两者都可以被解释为一种映射过程。而两 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隐喻涉及在不同认知模型之中的映射,而转喻则只涉及一个模型中的 映射(Ungerer Schmid 1996: 128)。如FREEDOM IS HAVING HANDS FREE 这个习语是一个 隐喻因为包含HAND 和 FREEDOM 这两个认知模型。相反,HAND STANDS FOR SKILL 被指派到 概念转喻上来由于HAND 和SKILL 这两者都只涉及一个认知模型。Warren (2002: 118)指出 两者之间另一个不同点:隐喻主要是一个性质转移的语义操作而转喻主要是一个组合关系。 简单来说,隐喻和转喻之间主要的不同就在于转喻映射过程中两个域之间的临近关系在隐喻 中是缺失的(刘正光2002)。隐喻和转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隐喻和转喻之间的区别 通常是模糊不清的” (Ungerer Schmid 1996: 129)。Barcelona (2000: 10)提出在隐喻 和转喻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互动—一种是在纯概念层面上的互动,另一种是在相同的语言表 达中隐喻和转喻在纯文本层面上的共同实例化。同时,其他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这两种概念 结构之间有一种连续的关系。然而结果却是“隐喻和转喻之间的结合通常是特定频繁出现的” (Ungerer Schmid 1996: 129)。众所周知,隐喻和转喻都是建立在涉身性体验基础上的 概念结构,因此我们可以说隐喻和转喻是我们理解周边世界两个最基本的认知工具。 - 1 - 然而事实是有时我们并不清楚某个特定的语言表达到底是受隐喻还是转喻的驱动。但我 们发现最为频繁的是某个语言表达受到两者共同的驱动;换言之,这两种机制在单个表达中 协同运作。Goossens (1995: 350)创造了“隐转喻(metaphtonymy)”这个词来帮助我们增 强对隐喻和转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