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金融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处不在的金融战

无处不在的金融冷战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尖锐对立的冷战降下帷幕以来,描述冷战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洋洋大观。美国历史学家沃尔特.拉费伯尔(Walter Lafeber)写于冷战期间的《美国、俄国和冷战》,应该算是一本经典畅销书,在40年里不断修订再版,至今已是修订后的第10版。 下载论文网 /3/   国际史学家公认的是,长达40多年的冷战应该是以1946年3月5日开始的。但我以为,金融冷战可以追溯到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国代表出席元等于一盎司黄金的价格)金汇兑本位制。   这个美元双挂钩方案的提出依据是,美国在当时拥有世界黄金库存的75% ,按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计,约合210亿美元。以当时世界贸易量对国际货币的需求来看,是绰绰有余。据此,拥有了黄金就拥有了货币发行权,美国凭借美元的含金量建立了美元帝国的世界金融霸权地位。   表面上,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货币发行国能够获得可观的铸币税。可是实际操作上却遇到了难题,世界经济复苏后催生的国际贸易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长,“美元荒”初露端倪。后来,国际金融界把这个货币与货币锚两难的棘手问题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到了1970年代初,美国的黄金库存已经下降到104亿美元,与最高峰的1949年相比,美国国库的黄金耗损了一半。   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更符合前苏联的长远利益。因为彼时美国的黄金库存是显性的,而前苏联所拥有的黄金库存却是隐性的,从来都秘而不宣。上世纪60年代,在欧洲的黄金市场上,出售黄金的大客户名单一直为前苏联政府的国营外贸公司所占据。例如,1963年,苏联在西欧市场上一次性售出了吨黄金;1965年又出售了吨黄金。   后来有资料甚至称怀特其实是前苏联间谍。   前苏联出售黄金的目的主要是采购其国内紧缺的食品、药品与轻工产品。1970年,其世界粮食进口已经达到220万吨,到1982年更是刷新了记录增加到290万吨,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苏联当年占世界粮食进口额的17%。   金汇兑本位制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美元的发行以黄金为基础,但是美元超发突破了美国的黄金库存的限额,超过了境外货币持有者手中的估算的合理限额,这必然会导致官方黄金价格下跌,而此刻,前苏联政府在国际市场上抛售黄金、赚取美元,无形中也帮助了美国政府应对不断陷入的货币超发的困境。   1971年夏,美国的黄金库存骤降,已不及其对外短期负债的五分之一,爆发了战后第三次的美元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又一次掀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等西欧货币的浪潮,法国政府也带头用库存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尼克松政府被迫于当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   在1972年中,国际金融混战阶段,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特别报告显示,前苏联当年的粮食产量下降非常严重,其预测,前苏联政府应当一如既往地在国际市场上抛售黄金,换取外汇来进口粮食。于是,美国紧急协调西欧盟友,做好了稳住黄金的市场价格(当时的欧洲黄金市场与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黄金官价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差价)、相应的在银行系统中预留美元备付头寸、准备迎接前苏联大规模抛售黄金的工作。   但前苏联没有在此刻大规模抛售黄金,而是向西方银行借债渡难关。1972年,由苏联国家外汇指定银行出面向意大利国民银行借入了第一笔高达6亿美元的中长期贷款,期限7年,定为6%的年利率。紧接着,又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向意大利国民银行罗马分行牵头的银团贷款10亿美元,利率确定为LIBOR+%。   此时美国正在遭遇严重的美元信任危机,若前苏联大规模向国际市场出售(注入)黄金,增加美元的锚定物,美国极有可能逃过这次危机。但前苏联的对策似乎技高一筹,停售黄金,给面临溃败的西方货币体系以致命一击。同时,借入有下跌趋势的货币还可以轻松套利,这个金融战术可谓一石三鸟,占据先机。 斗争与妥协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及其盟国之间互派大量间谍,其中的金融特工也不乏身影,较著名的当是前苏联克格勃派驻罗马情报站的情报员列昂尼德?谢尔盖耶维奇?科洛索夫。他在派驻意大利的13年特工生涯中,在金融博弈与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方面颇有建树,最著名的当是由其参与并促成的引进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公司的技术与设备在前苏联设厂的“世纪交易”。   创建于1899年的菲亚特汽车集团,1960年代在意大利已经有30间附属工厂和14万名员工,每年的汽车产量达150辆,占意大利每年汽车产量总数的80%。   前苏联方面刻意安排了一位著名的苏联女作家到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进行采访,指定科洛索夫作为《消息报》驻罗马的记者全程陪同。这样,科洛索夫与菲亚特总经理维托里奥?瓦利亚特教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