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第2课离骚(节选)落实应用案练习鲁人版.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第2课离骚(节选)落实应用案练习鲁人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人生的五彩梦2第2课离骚(节选)落实应用案练习鲁人版

PAGE PAGE 1 2 第2课 离骚(节选)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修姱(kuà)       鸷鸟(zhì) 兰皋(gāo) B.偭规矩(miǎn) 侘傺(chà chì) 谣诼(zhuó) C.芰荷(qì) 蕙(huì xiāng) 揽茝(chǎi) D.謇朝谇(jiǎn suì) 溘死(hè) 延伫(zhù) 解析:选B。A.“姱”为kuā;C.“芰”为jì;D.“溘”为k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民生之多艰 艰:艰难 B.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虽然 C.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息 D.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本来 解析:选B。虽:即使,纵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①以为轮,其曲中规,②背绳墨以追曲兮)) B.eq \b\lc\{(\a\vs4\al\co1(①鸷鸟之不群兮,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C.eq \b\lc\{(\a\vs4\al\co1(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②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D.eq \b\lc\{(\a\vs4\al\co1(①虽体解吾犹未变兮,②门虽设而常关)) 解析:选B。B项,均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①把/②目的连词,“来”;C项,①在/②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D项,①即使/②虽然。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  ) A.哀民生之多艰 B.悔相道之不察兮 C.步余马于兰皋兮 D.长太息以掩涕兮 解析:选C。例句中的“长”与C项中的“步”字,均是使动用法。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原至于江滨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解析:选C。A项,“至于”,古义“至”为“到达”,“于”为“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B项,“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D项,“从容”,古义“言谈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①渔父见而问之曰,②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B.eq \b\lc\{(\a\vs4\al\co1(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C.eq \b\lc\{(\a\vs4\al\co1(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eq \b\lc\{(\a\vs4\al\co1(①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解析:选D。A项,①表顺承,②表转折;B项,①语气助词,②表被动;C项,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助词“的”;D项,都是介词“因”。 7.作者借渔父之口,责问屈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以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 B.说明屈原坚持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地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了屈原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的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一些。 解析:选C。要抓住这部分形为记叙,实为议论的特点,司马迁以转述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侧面描写,既评屈原之志,又抒自己之情。 8.将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译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tia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