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马跑等泉镇大沟村羲皇大道至310公路中心排洪渠工程初步设计.docVIP

麦积区马跑等泉镇大沟村羲皇大道至310公路中心排洪渠工程初步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麦积区马跑等泉镇大沟村羲皇大道至310公路中心排洪渠工程初步设计

PAGE 33 - 马跑泉镇大沟村 羲皇大道至310公路中心排洪渠工程 初 步 设 计 审 定:李永强 审 查:闫志刚 校 核:霍会英 设 计:罗旭明 张西源 张 雯 概 算:张维明 天水市麦积区水利局勘测设计队 二0一四年一月 1综合说明 1.1概述 马跑泉镇大沟村位于麦积区东南部,在马跑泉镇镇政府东北大约4公里,该村有2个自然村,368户, 1650人,全村耕地面积1760亩,其中川地650亩,该村大部分耕地在元东公路以北,为天水市水源保护地,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果蔬作物为主,劳务输出为该村主要的经济来源,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28元 1.2水文 麦积区马跑泉镇大沟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9℃,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2.8℃,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2.6℃。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2℃,最高气温37.2℃,历年最冷月相对湿度平均62%,最热月相对湿度平均72%;多年平均降雨量540mm,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平均750.6mm夏季平均风速1.3m/s,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雷暴雨日数16.2天,年沙尘暴日数10天,年雾日数15天,历年最大积雪15cm 1.3工程地质 1.3.1区域地质概况 工程区在地貌上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层向主河槽方向倾斜,由于长期遭受强烈的构造侵蚀作用,形成了以第三系为主基岩丘陵地形,构成了现代地貌的基本景观。 1.3.2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表出露地层为黄土与砂壤土,厚度在40-130m之间,土层以下为第四系全新统(O4)地层,以砂卵石为主,厚度在28m左右。 对排洪渠工程而言,十分需要了解沿渠线区域,深度在7m以内的地质构成,为此在修渠段处布置挖深孔15个,深度3—7m。取样进行物理性质分析,根据筛分试验,其d50范围1.3—20mm砂砾比重γo为2.7 T/m3,干容重γd为1.9—2.1T/m3,孔隙平均为0.29—0.42,砂砾卵石层地基承载力为30—40T/m2,不均匀系数C0=28.6,曲率系数Cv=2.1,砂砾比重γd=2.7。 1.3.3地质烈度 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Ⅷ度。 1.4工程现状 项目区位于马跑泉镇大沟村羲皇道道至310公路中心段,主沟道及支毛断面多呈U字形,沟内无常流水,主要为夏秋季降雨形成的洪水,汇水面积0.71Km2,每次降雨大沟流域的洪水汇集于该渠,现有的排水系统为土砂堤渠,自南向北从村中穿过,过羲皇大道公路,断面较小且现渠底超过地面高度,平时村民往渠里填倒垃圾,平时雨水较小年份,排水基本没有问题,一遇较为严重的降雨,洪水就从土渠顶超出,危害到村民的房屋、村庄道路以及村民的农田,2004年的一场大暴雨,洪水淹没倒塌10座民房,耕地300多亩。本次项目主要解决马跑泉镇大沟村羲皇道道至310公路中心段的排洪问题。 1.5工程规模 按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防洪标准的设计洪水为10—20年一遇,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保护区损失风险分析,拟定本段排洪渠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的规定,该工程属Ⅳ等小二型工程,建筑物级别为5级,工程区属地震活动区,地震动参数为0.3,相应地震烈度为Ⅷ度。 1.6工程任务和规模 1.6 本工程规划在马跑泉镇大沟村羲皇道道至310公路中心段新修排洪渠1160米。渠首距羲皇大道以北75米处村庄自然排水渠起接,渠尾至310公路路涵处,洪水将沿此渠穿过310公路路涵排入渭河。 1.6 依据水面线计算,结合沟道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泥沙特性、沟道演变特点及冲淤变化规律,权衡有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控制沟道宽度。本着就地取材、运输方便、造价低、施工难度低的原则,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C15砼梯形和矩形断面排洪渠1160米,排水涵管(φ500砼管)21处。 1.7工程设计 渠道流量推算用经验公式和小流域推理公式法两种办法计算确定排洪渠设计力量分别为:0+000-1+220段排洪渠道20年一遇为0.96m3/s;0+220-1+160段排洪渠道20年一遇为1.025m3/s。 经计算断面形式选为梯形和矩形,其中0+000-0+220段渠道比降12.5‰,净底宽为0.70m,水深为0.8m; 0+220-1+090段渠道比降0.8‰,净底宽为0.7-1.1m,水深为0.8-1.2m,此两段结构均为梯形;1+090-1+160段渠道比降0.9‰,净底宽为1.5m,水深为1.2m,此段结构为矩形。 该工程选用C15砼浇筑,0+000-0+220段渠底和渠身厚度均为20cm,0+2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